武汉儒学通讯2016年第6期 (总第73期)
武汉儒学通讯
主办:武汉市教育学会儒家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处
2016年9月12日 2016年第6期 (总第73期)
《孔子家语》中的分寸之道
9月21日下午15:30,武汉市立心馆总顾问、著名儒学专家安德义先生莅临我校,在录播室为初一(4)的学生们讲授了一堂活泼生动的国学示范课。本次活动由省特级教师、武汉市儒家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我校教科室主任王先海先生主持。
安德义先生与王先海先生空
白 课程伊始,安德义老师就以幽默的口吻说:很高兴能和袁隆平院士的校友们一同学习!这亲切的开场白活跃了现场的气氛,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紧接着,他富有深度地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安德义:安就是安全、安逸、安乐,这是做人的目标;德就是品德、道德,这是做人的内涵;义者,宜也,就是适宜、恰当,这是做人的方法。只有通过适宜、恰当的方法去实践内在的道德,才能达到安乐、安逸的目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掌握这个方法,理解这个‘义’字!”安老师别出心裁的自我介绍和巧妙自然的课程导入立马吸引了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注意力!
空白安老师所讲解的文字出自《孔子家语》,原文如下:
伯常骞问于孔子曰:“骞固周国之贱吏也,不自以不肖,将北面以事君子,敢问正道宜行,不容于世;隐道宜行,然亦不忍;今欲身亦不穷,道亦不隐,为之有道乎?”孔子曰:“善哉,子之问也!自丘之闻,未有若吾子所问辩且说也。丘尝闻君子之言道矣,听者无察,则道不入;奇伟不稽,则道不信。又尝闻君子之言事矣,制无度量,则事不成;其政晓察,则民不保。又尝闻君子之言志矣,刚折不终,径易者则数伤,浩倨者则不亲,就利者则无不敝。又尝闻养世之君子矣,从轻勿为先,从重勿为后,见像而勿强,陈道而勿怫。此四者,丘之所闻也。”
这个文段近200字,而且理解难度很大,特别是对于刚入校初一的学生来说。而安德义先生却四两拨千斤,让学生通过思考两个问题去把握和理解,即:伯常骞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孔子如何回答?并要求学生们以最简洁的语言归纳其要义。
通过安老师准确的字词讲解和翻译,化难为易,再加上反复诵读文段,学生首先抓住了伯常骞向孔子提出一个两难的问题:想遵行正道去当官,但难容于世,想藏匿正道以邪道应世,但又于心不忍,行正道则伤身,行邪道则伤道,如何才能做到既不伤身又不伤道?
面对这样一个刁钻古怪的问题,孔子却大加赞赏,“自丘之闻,未有若吾子所问辩且说也”,他说从来都没有听到过这么深刻且富有理论高度的问题!随后,孔子以君子言道、言事、言志和处事等四方面的做法和态度含蓄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学生们也在安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之下,通过反反复复地诵读渐渐悟出了孔子的回答始终围绕着一个“度”字,竟脱口而出——“适度”!
安老师对大家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接着说,“适度”就是恰当,就是“义”,就是分寸,做官最难的就是把握分寸,做人做事亦是如此:做人不能过度刚强,也不能过分和蔼;不能过分居高,也不能过分世俗;做事之道,既有高低之分,又有宽严之分,都需要把握恰到好处。尤其要注重个人修养,也要时刻把握分寸,学会“叩两端而执中”,才能真正掌握这个“义”,以义行德,从而达到和谐、安乐的目的。
学生们聚精会神地思考
空白课堂中,安老师常常适时提出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互动,以促进同学们对于做人的分寸这个问题的思考。同学们纷纷踊跃举手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有些问题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多次出现高潮。最后,安老师要求大家将本次课的内容背诵下来,教室里顿时书声一片!
课堂全景
课后,主持人王先海先生高度评价了安老师的这节课,认为他对文段理解深入准确,归纳精要简练,课堂线索清晰明了,语言幽默生动,又善于调动学生参与和思考,并且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们逐渐悟道。最终学生不仅开悟,而且在一节课内大多数学生能基本背诵下来,课堂效果实在是令人惊叹!
文以载道,孔子的分寸之道在安老师如沐春风的讲解下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相信听课的学生们和老师们一定会回味良久。
(武汉四中通讯员邓少琴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