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教育学会《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专题组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感流派 > 语感理论 > 洪学理论

洪学理论

洪镇涛“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法”浅论

来源:语感教学课题研究中心上传时间:2017-08-18浏览次数:

湖北/黎水生

    武汉六中洪镇涛老师,80年代初提出“变讲堂为学堂”,主张改变语文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做法,认为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90年代初,洪老师又提出“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主张纠正以分析教材为主的语文教学方法,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概括起来,洪镇涛的语文教学思想是:指导学生在“学堂”里“学习语言”。洪老师认为,学习语言的正确途径是指导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直接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学习语言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语感训练。综上所述,称洪镇涛教学法为“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法”。它由三个部分构成:“学习语言”论;“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过程说;“四步四法七课型”语感教学法。

“学习语言”论

19921219,洪镇涛老师在武汉市语会第七次年会上,作了题为《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误区》的发言,亮出了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学习语言”论。自该文19935月在《中学语文》上发表后,引发了一场至今仍在继续的“学习语言”讨论,这说明“学习语言”论触及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揭示,因而引起了语文教育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强烈共鸣。

什么是“学习语言”论?

“学习语言”论是关于语文教学总的指导思想,即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洪镇涛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和审美陶冶都是派生的任务,是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任务,它们决不能脱离学习语言这个根本。离开了语言教育的思想教育,难免是架空了的形式主义的思想教育;离开了语言训练的思维训练,难免是智力游戏式的思维训练;离开了语言品味的审美陶冶,难免是生硬的美学知识的灌输。洪老师指出,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陶冶,虽是派生的任务,但也是重要的任务,不可偏废。但“根本任务”和“派生任务”不是平列的姊妹关系,而是包孕的母女关系。学习语言是母体,其他几项是包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

“学习语言”论给语文教学定了位、定了向。它认定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这个认识不是能轻易形成的。由于语文往往会打上社会和时代的烙印,也由于它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语文教学曾有过多种中心说。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学,及“文革”时政文合一的语文教学,曾一度片面强调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文道统一”实际上往往是道第一,文第二。语文教学大兴讲解分析之风与过分强调思想教育不无关系。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语文教学受前苏联语文教育的影响,又片面强调语文教学的文学审美教育。出于对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思考,一度出现语文教学以思维训练为中心的观点等等。当然,语文教学强调思想教育、审美陶冶和思维训练都是对的,问题在于它们与语言训练的关系该如何认识,到底以谁为中心,这是长期没有明确答案的。多中心等于无中心,没有中心就会左右摇摆,摇摆不定就会使语文教育蒙受重大损失。可以说,语文教学长期高耗低效、少慢差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期明确不了教什么,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到底是什么。确认语文教学以学习语言为核心,以学习语言为根本任务,用学习语言统摄教学全过程,这是洪镇涛语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它揭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

“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过程说

洪镇涛老师认为,语文课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构建。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实践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形成语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洪镇涛强调,“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正确途径。感受,指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思想和感情)的整体感受,这就不只是认知意义上的,还有情感上的。领悟,主要指对语言运用之妙的妙悟,主要指对思想内容和写作形式的透彻理解。积累,指对文道统一的,内容和形式一体的成块语言的积累,不是指对单纯的孤立的词语的积累。成块的语言的积累,不仅积累了语境中的动态的词语,而且从语言运用的分寸感、和谐感、情趣感方面综合收益,有利于提高语感能力。运用,指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叙事状物,而不是指孤立的语言知识的应用。

“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过程说科学地反映了学习语言的客观规律。从感受到运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感性习得为主的过程,是学生借助于语言知识切身感悟语言意蕴和语言规律的过程。

刘国正先生说:“获得运用工具的技能,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知识为基础,由知识到技能,知识起辅助作用,我认为语言属于后者。”又说:“不难证明,获得语言技能,主要依靠语言实践,对理论知识的依赖是较少的。”

人们常说,学语文主要靠悟,这话不无道理。悟要靠大量的接触语言材料感受。感受是悟的前提,悟是积累、运用的关键,悟是灵魂。有了学习语言的悟性,就有了感受语言的“内力”,就知道该积累什么样的语言材料,就懂得分辨语言运用中的优劣高下,就能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

“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感受是在已经具有一定语言悟性的基础上进行的;领悟必然依赖以往和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积累肯定会受语言运用能力的制约;运用是感受、领悟、积累的目的,又直接受前三者的影响。语文教学就是这种良性循环链,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主要靠从实践到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然而必须明白,“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说决不否定语言知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的作用,它的辅助地位是不能抹杀的。

洪镇涛老师受儿童学习语言和传统语文教学的启发,经过长期的观察、思索和教学实践,发现和总结出“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过程理论,这对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都是极深远的。

“四步四法七课型”语感教学法

语感就是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教学即是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叶圣陶先生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

洪镇涛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积累语言材料,扩大知识见闻,借鉴写作方法,训练思维能力,陶冶思想情操都可以统一和落实在语感教学中。他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四步四法七课型”语感教学法。

所谓“四步”,就是语感教学的四个环节。第一步,感受语言,触发语感。让学生通过听(听范读)、看(默读)、读(朗读)、说(复述)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材料。在熟悉内容、把握思路、了解主旨的同时,触发语感,即触发对文章的体裁、文章的风格、文章的情感、文章的质地、文章的气势和文章的表达等方面的整体的笼统的感受。第二步,品味语言,领悟语感。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借助于语言知识,联系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第三步,朗读课文,习得语感。指导学生开展朗读重点段落,交流感悟心得,撰写语感随笔,完成课后有关揣摩语言的练习等活动,让他们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从语言实践中习得语感。第四步,积累语言,积淀语感。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全篇或重要语段),抄写精彩语句,有意识有计划地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触发语感、感悟语感、习得语感、积淀语感,体现了语感教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语文教学抓住语感训练这个纲,就像牵牛牵住了牛鼻子一样,抓住了事物的关键。洪镇涛老师提出的语感训练四步走,对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四法”即语感教学四种方法。

1. 美读感染法。根据文章内在要求,准确安排停顿、处理重音、调控速度、把握语调,把文章朗读出来。

注重朗读,善于范读,长于朗读指导,是洪镇涛语文教学的主要特色之一。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这应当是语文教学一个最重要的过程。它既是对课文内容的重现,也是一种再创造。用洪老师的话说,通过美读,能让学生耳与心同时感悟语言的意蕴、情感、韵味,能培养语感。

2. 比较揣摩法。对课文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采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以培养语感。

加、减、调、联、换、改是对课文原文作“似乎合理”的更改,通过比较进行鉴别,通过鉴别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这种有目的、有意识、有分寸的冲破教材的教学方法,往往使课堂活跃非常,使学生的学习趣味盎然,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极大地挖掘出他们学习语文的潜能,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3. 语境创设法。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特定的言语情感,让学生设身处地,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从动态语言中获得语感。

4. 切己体察法。在学习课文语言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去体察语言的意蕴、情感和韵味,以培养悟感。

创设言语情境和切己体察语言都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把外在的语言符号内化,把他人的语言符号自我化,这就把语文学活、学深、学透了。

美读感染、比较揣摩、创设语境、切己体察四种语文教学方法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培养语感;始终遵循一个原则:指导学生自学;始终为了一个目的:学习语言。读是基础,在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揣摩语言以培养语感,在语境中感悟语言以获得语感,在切己体察中品味语言以养成语感,这就是洪镇涛的语文教学思路。

“七课型”是洪镇涛老师给语感教学设置的七种课型。

1. 语言自读涵泳课。选择语言比较典范而难度不大的篇章,组织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自己去作语感分析,自己去写语感随笔。

2. 语言鉴赏陶冶课。选择语言典范的文艺作品,采取多种形式,如听录音、看录像、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组织评论发言等,让学生鉴赏语言,陶冶情感。

3. 语言教读品味课。选择语言典范、语感因素强的重点篇章,指导学生品读、体味。这种课型有“教读”性质,教师要作示范性的语感分析,要向学生传授品味语言的方法。

4. 书面语言实践课。除了课本所列的作文训练,还可与课外活动结合,另外设计适应社会需要的书面语言应用训练。

5. 口头语实践课。与“活动”课结合,设计创设情境的口语交际训练。

6. 语言基础训练课。包括课本所列的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及相关的技能训练。

7. 语言能力测评课。包括平时的单项测评和阶段性的综合测评。测评偏重于语言能力考查。

这七种课型相对独立,又互相渗透,在实际运用中是灵活多变的。有时单型贯穿始终,有时多型交叉综合。语文教学是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式的。然而不可忽视“七课型”的严密性,它表现了以下诸方面的和谐统一:自读与教读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听说读写的统一,课内与课外的统一,“主体”与“主导”的统一。洪镇涛语文教学思想的缜密性,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法”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语文教学新体系。“学习语言”论是这个体系中的理论核心,是对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过程说揭示了学习语言的秘密,为语文教学指明了道路。“四步四法七课型”语感教学法是对“学习语言”理论的科学实现,是对洪镇涛语文教学思想生动而具体的阐释。

张定远先生说:“镇涛先生这套学习语言的理论,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通过学习和教学实践逐渐探索总结出来的。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完整、最系统、最富创造性的有关学习语言的理论、途径和方法的论述。”这个评价是十分中肯的。

无论从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角度,或是从深化语文教改的角度,还是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角度思考问题,我认为都有必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洪镇涛。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