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教育学会《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专题组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感联盟 > 武汉儒家学会

武汉儒家学会

探索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

来源:语感教学课题研究中心上传时间:2023-03-22浏览次数:

    人文素养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能够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开拓青少年的视野、培养优秀的思维方式。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需要精心的引导与栽培,在注重科学知识教授的同时,也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生力军、主力军。负责“中国关心下一代核心素养教育培养计划”公益项目具体工作的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核心素养教育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正确认识人文素养对青少年学业和成长的重要性,围绕培养青少年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以提升青少年核心素养相关研究为主,扎实开展青少年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开展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提供方案解决、策划组织、培训实施及学术支持。

  明确教育价值,夯实人文素养教育基础

  研究院进一步明确人文素养的内涵,即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体系,包括人文知识的积累、人文主义价值的认同、人文情怀的培养、人文精神真谛的理解,以及丰富的人文情感、高雅的审美情趣、乐观地对待人生、尊重和理解多样性的文化。以此为基础,研究院开展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涉及政治、语言、哲学、心理健康、艺术等众多学科,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帮助青少年全面成长。

  研究院以新课改为契机,回归育人本位,以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适合新时代青少年教育规律、学习特点以及时代需求的教育路径,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竞争力,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研究院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家风家训家规”全国经典诵读大型公益活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青少年校园生活。

  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人文素养教育体系

  新课程改革明确了课程改革的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这也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趋向与理念诉求。研究院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的落地落实,全面构建青少年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研究院从增强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与适应性入手构建青少年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出发,适度补充历史文化、地理知识、经典文学及科学前沿成果等,从而开拓青少年的视野、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研究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学校开发更具针对性的校本课程,将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风貌、人文情怀等融入课程体系,让青少年接受更多人文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研究院紧扣地方特色文化,举办“非遗进校园,文化有传承”系列核心素养教育,用校园语境传播非遗保护意识培育文化素养,以文化自信引领青少年全面发展,以非遗资源为教育实践赋能,产学研合力,在服务教育的同时传承、传播地方特色文化。

  重视教育实践,增强人文素养教育成效

  青少年人文素养涵盖了人文知识、人文情感、人文精神及人文行为。研究院不断探索有成效的人文素养教育模式,帮助青少年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培养优秀的思维方式,获得参与社会工作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等。

  作为知行合一的主要抓手,社会实践是青少年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锻炼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青少年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研究院积极倡导在青少年人文素养教育中开展学以致用的实践活动,让青少年深度参与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人文科学的价值与魅力,并将获得的人文知识内化为理想信念、价值信仰,学会承担和履行责任,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成效。研究院还创新实施了“互联网+传统文化+素质拓展”教育模式,加强青少年心理辅导教育,帮助青少年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切实发挥人文素养培养计划的育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