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教育学会《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专题组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感实践 > 语感教学 > 教案

教案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向珺

来源:语感教学课题研究中心上传时间:2023-12-15浏览次数:

伯牙鼓琴

执教:武汉市武昌中华路小学   向珺

教材分析:

《伯牙鼓琴》是统编版六上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以“体会艺术之美”为人文主题,以“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为语文要素。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这篇文言文形式短小,叙事简洁,余味修长,仅用83个字讲述了高山流水的故事,展现了伯牙和子期志趣相投的真挚友谊,融入“知音”这一文化意象,音乐之美不绝于耳。

《伯牙鼓琴》需要学生对音乐艺术展开想象,将声音转换成文字,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感受独特的艺术魅力。

 

学情分析:

根据统编教材的编排体系,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经验。对他们而言,对照注释自主读懂故事内容并不困难,重点是借助语言文字,通过自读、互读、诵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感受语感,感悟伯牙和子期之间的知音情怀。

 

语感培养目标:

学习《伯牙鼓琴》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以读为主,读中促学,读中感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通过品读与涵泳,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思维发展与提升中,在审美鉴赏与创造中,在文化传承与理解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特点,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熟读成诵。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紧扣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语感。

3.品味语言,情境演绎,感受伯牙和子期之间的知音情怀,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4.背诵课文,一篇带多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进一步感受知音文化。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情境演绎,感受伯牙和子期之间的知音情怀,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认识“知音”

1.音乐导入,引出故事。

2.读题释题,初识人物。

3.联系武汉,了解“知音”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高山流水》古琴曲,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二、初读交流,初解“知音”

1.自读通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诵读,读出韵味,老师指导。

3.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会知音。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朗读,首先是读准字音,避免错读;其次是读流利,避免破读,其关键是能根据句子意思,进行正确地逻辑停顿,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韵味。

三、品读词句,感悟“知音”

1.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品词析句。

2.感悟动人情景,在小组中交流。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是:“差别如此实实在在的两个人是怎么成为知音的呢?”大家带着问题学习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同学们走进文本,在品词析句中感悟伯牙所念,锺子期尽得之的动人情景。

3.情景演绎,角色朗读,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4.拓展练习,展开想象,相机发散。

设计意图:伯牙作为晋国的音乐大师,他的琴声绝不只是表现高山流水,他还会表现哪些动人情景呢?让学生展开想象,在思维发展与提升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5.思辨时刻:为什么文中只写了高山和流水?

设计意图:文人士大夫将自然山水看成知音。面对巍峨的高山会产生一种崇高感;面对滔滔江河会产生一种柔美感。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雄伟高大、宽阔阴柔渐渐成为一种人格现象,感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独特魅力。

6.了解创作经历,感悟“知心”

设计意图:子期不仅能听懂伯牙的琴音,更能读懂他的志向和心声。他们不仅仅是知音,更是知心。

四、研读结局,痛悼“知音”

1.子期死了,意味着什么?

2.不见知音,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3.心灵补白,伯牙心里会怎样想?

4.破琴绝弦,破碎的仅仅是他的古琴吗?

5.一首挽歌,化作悲凉的诗行。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最后一句,感受伯牙痛失知己的伤心悲凉。

五、背诵全文,拓展延伸

1.反复诵读,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熟读成诵,背诵全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味古文节奏、韵律、语言、意境之美。】

2.一篇带多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进一步感受知音文化。

 

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知音 知心 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