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教育学会《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专题组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感实践 > 语感教学 > 教案

教案

实施语感教学 培养核心素养——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课堂实录及评析

来源:语感教学课题研究中心上传时间:2022-02-09浏览次数:

 语感在线

 

实施语感教学  培养核心素养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课堂实录及评析

                             执教:刘利平     评析:夏循藻[1]

 

【课文呈现】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课前预习】

    查阅资料并整合,了解:一、我所知道的西湖;二、我所知道的苏轼;三、我所知道的西施。

 

【课堂品评】

一、          串读诗句,走进名句西湖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和杭州西湖有关的诗。课前做一个调查,到过杭州西湖的同学请举手。(很少学生举手)去过的同学不多,只有3同学。没有关系,上完今天这节课以后再去,会更有感觉。杭州西湖名闻天下,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的名人骚客。如:唐朝时,白居易去过,写下了著名的《钱塘湖春行》。

(大屏幕出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mò)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师:杭州古时称钱塘,所以西湖又名钱塘湖。请你读这一句。

(生朗读诗句)

师:“没(mò)”读得很准。“钱塘湖春行”,春行,你到早春的西湖去走一走,再读。

(生入情读

师:好,这就有钱塘湖春行的感觉了,请坐。这西湖,宋朝时,杨万里去过,在西湖南岸的净慈寺送别好友林子方,杨万里写下这样的诗句。请你读。

(大屏幕出示,生朗读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夏日的西湖,荷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诗句)

师:真好。还是这西湖,元朝时,徐再思也去过,写下了一支元曲。请你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生朗读诗句)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

                                ——(元)徐再思《朝天子·西湖》

师:以苏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处处是春,如画似玉,大家一起读出这样的画面感。

(生入境朗读)

   点评:以画为媒,见其境;以诗为介,感其情——在“入境”“入情”的朗读中,学生融入西湖,感受西湖美的濡染与熏陶。

二、初读古诗,初识印象西湖

师:真好!还是这西湖,宋朝时,苏轼也去过,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组诗,一共有两首,我们今天学习“其二”。(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在苏轼的眼中,西湖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读一读,说一说,苏轼眼中的西湖是怎样的。

(大屏幕出示,生自由读古诗,说诗意)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谁来读一读,好,请你来。

(生朗读全诗)

师:音咬得特别准,特别是“潋滟”和“空濛”。这是两个生词,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的读音的?

生:诗的下面有注释。

师:同学们,听到了吗?看注释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哦。诗读准了,谁来说一说,苏轼眼中的西湖是怎样的。

生:苏轼眼中的西湖,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水波粼粼。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从“水光潋滟晴方好”知道的。

师:看看“潋滟”这两个字,猜猜看,它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潋滟”这两个字都是三点水旁,我猜它和水的波涛有关。

师:那“潋滟”所形容的水的波涛是怎样的呢?

(面露难色,稍作思考):水波蠢蠢欲动。

师:好生动的词语,你仿佛已经感应到这水了。那你能告诉大家,当水波蠢蠢欲动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吗?

生:水面上波光粼粼,看上去金光闪闪的样子。

师:不仅有水波,还有水光,这样的景象该有多美!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在哪儿看到过这样“水光潋滟”的景象?

生:我在长江岸边看到了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生:我在西湖绿道旁看到东湖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非常亮。

(生一致提醒,是“东湖绿道”

师:很好,大家都帮你纠正了,你是在我们武汉的东湖绿道看东湖,对不对?(生点头)但是,老师知道,你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

(生大笑)

 点评:诗歌是意象的语言。余光中先生说:“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处的内在之意。”“水光潋滟”就是这首诗的第一个意象,在这里,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解释“潋滟”的意思,而是借助想象和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还原这一意象。这样,意象就被唤醒了,为后面领悟诗人的象中之意埋下伏笔。

师:苏轼眼中,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大屏幕出示图片:烟雨中的西湖)

生:雨中的西湖细雨迷蒙。

师:是的,杭州地处江南,早春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教你一个字——“微”,微雨迷蒙,有没有感觉更形象了?(生点头)

生:雨雾中,群山连绵起伏,若隐若现。

师:虽然是若隐若现,但是群山始终在那里。在烟雨蒙蒙中,群山虚无缥缈,这就是——

(齐):山色空濛。

师:这晴方好,雨亦奇的西湖,在苏轼的眼中,就像——

(齐):西施。

师:请你把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连起来讲一讲。

生: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不管是淡妆打扮还是浓妆涂抹,总是那么美。

师:同学们看到没有,“浓抹”的时候他还使劲地抹了一下脸(生笑),入戏了哈。晴雨都美,浓淡皆宜,这就是苏轼的眼中的西湖。带着你们对这首诗的初步理解,再自由地读一读。(生自由朗读)请你读。

(生朗读古诗)

师:了不起,初步理解诗意之后读出了节奏感。还有没有同学,能够读出古诗的画面感?请你来。

(生朗读古诗)

师:舒缓的朗读,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西湖,有进步!

点评:用一个问题——“苏轼眼中的西湖是怎样的”贯穿对全诗的理解,让学生和苏轼一起步入西湖。同时,将学生对全诗的初步理解转化为朗读,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意境。

 

三、晴水雨山,赏玩自然西湖

师:同学们,“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多姿多彩,西湖引人入胜。在杭州任通判的一千多个日子里,苏轼充分参与了西湖的生活。在他眼里,西湖何止晴方好、雨亦奇;在他眼里,西湖还朝方好,暮亦奇。你能够像苏轼那样,用四个字的词语形容你现在所看到的西湖吗?

(大屏幕出示相应图片和诗句)

            朝方好,            暮亦奇。

(生陷入思考)

师:有一点点难哦。但正因为难,所以才体现我们课堂思考的价值。好,有同学有想法了,请你来。

生:水天一色朝方好,夕阳西下暮亦齐。

师:看看,第一个诗人诞生了!此刻应该有声!生鼓掌)你的视野非常开阔,看到了水天相接,还看到了夕阳西下。右边这幅图据说是全球最美日落,雷峰夕照。谁还可以说一说。

生:水天相接朝方好,湖水映霞暮亦奇。

师:你看到早晨水和天是相接的关系,而傍晚水和天是倒影的关系,这个发现很有意思。

生:连绵山峦朝方好,渔船归去暮亦奇。

师:你不仅看到了西湖的景,还看到了西湖上人们的生活,非常好,人进去了。我们再来看,左边图片是夏日的曲院风荷,右边图片是冬日的断桥残雪,谁来说一说。

(大屏幕出示)

                夏方好,            冬亦奇。

生:绿叶红花夏方好,白雪纷飞冬亦奇。

师:他看到了颜色,绿、红、白,两句诗一句是静态,一句是动态,太好了!生:荷花飘香夏方好,梨花朵朵冬亦奇。

师:这里有梨花吗?

生:梨花比喻的是雪花,因为我们学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齐)梨花开

师:这两句诗厉害,借用了古诗中的典故,了不起!而且前一句是嗅觉,后一句是视觉。老师还注意到,第二句你用了一个叠词,梨花朵朵,为了和它对仗,老师想帮你把第一句换一换,“荷花飘香”换成“荷香阵阵”,你再说一遍。

生:荷香阵阵夏方好,梨花朵朵冬亦奇。

师:这样对仗就工整了。再看,左边图片是“五·一”黄金周的西湖,右边图片是人潮退去后安静下来的西湖。

(大屏幕出示)

                闹方好,            静亦奇。

生:人山人海闹方好,万籁俱寂静亦奇。

师:你不仅看到了这里的情景,还听到了这里的声音。

生:欢歌笑语闹方好,小舟横斜静亦奇。

点评:当学生看到第一张图片和听到要求他们像苏轼那样用诗句描写西湖时,课堂一时寂静无声。短暂的沉默之后第一个学生发言,教师不吝赞美——“第一个诗人诞生了!”。随后,教师因势利导,从感官、动静、用词等多种角度激活学生的思维,将教学的价值指向体验、想象、思考和表达。

师:同学们,都说得真好!在苏轼的眼里,西湖总是那么美。课上到这里,老师突然产生一个疑问,这晴雨皆宜的西湖,苏轼可以写它的朝朝暮暮,可以写它的春夏秋冬,可以写它的热闹与寂静,可是——他都没有写,他只写了晴方好、雨亦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一脸疑惑)别急,慢慢来。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大屏幕出示)

“颂(同“诵”:吟咏)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孟子·万章下》

师:对此,你的回答是——

(摇头):不知其人不可乎。

师:好,让我们走近苏轼,或许可以找到答案。请同学们用快速浏览的方法,找到说明苏轼成就之高的词语或句子。

(大屏幕出示,学生快速浏览)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四川省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赴京参加科举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而且他预见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通过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生:百年第一。

师:百年历史上第一个取得这样成绩的人。

生:文章必独步天下。

师:这是他的恩师欧阳修对他的预言。后来事实证明,欧阳修的预言完全正确。

生: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师:对,这就是传说中的诗、书、画三绝。看到“文章独步天下”“百年第一”这些词语,你会联想到一二句诗中的哪一个词语?

生:我会联想到“奇”字,因为百年第一说明他是百年难得的奇才。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觉得应该是“晴”字,因为他万事如意。

师:好一个万事如意,成绩卓著,仕途畅达,人生自是有晴天。再来看一段介绍,你又会联想到诗中的哪一个词语?

(大屏幕出示,学生默读)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看到王安石新法对老百姓的损害,上书朝廷,遭到反对,被迫离京,于当年6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从此开始了不断被外任和被贬官的坎坷人生。

生:我联想到了“雨”字,因为从这里开始,苏轼遭遇了很多坎坷。

师:诗句里分明有一个“雨”字!

生:苏轼在朝廷做官做得好好的,一下从京城外派到杭州,后来又不断地外任、贬官,这些都是他人生中的坎坷,就是“雨”

师:好一个人生中的“雨”。同学们,苏轼认为是晴天好,还是雨天好?

(大部分同学直觉思维,齐答):晴天好。

师:那是你们的想法。再读,苏轼的想法呢?

(手高举):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很乐观,他不仅认为“晴方好”,而且“雨亦奇”。

师:是的,他认为“我”平步青云的时候,好好啊,人生有大好前程;他还认为“我”被贬官外任的时候也不错哦,亲近百姓,为百姓服务之余还可以游山访水。同学们,苏轼看到了西湖的“晴方好”,看到了西湖的“雨亦奇”,他觉得晴是好的,雨也是好的。(板书:西湖  晴  雨)而且,在晴天,苏轼想,就让我做西湖的——

(大屏幕出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齐应和):水。

生:当晴天的时候,苏轼希望自己是西湖的水。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澄亮辽阔。

师:当人生的雨天来临,苏轼希望自己是西湖的——

生:山,因为山永远是坚毅的。

师:是啊,当风雨来临,山永远是巍然屹立的,是坚毅挺拔的。所以苏轼说——

(齐读):山色空濛雨亦奇。

师:同学们,古诗学到这里,你还认为这是一首仅仅描写西湖水的诗吗?(生摇头)从诗的类别来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生:这是一首山水诗。

诗:(板书:山水诗)一直以来,我们认为这是一首描写西湖水的诗,实际上它不仅写了水,还写了山,这是一首志向高远的山水诗。晴天之下,西湖的碧波荡漾;烟雨迷蒙中,湖畔的山巍然屹立,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请你读。

(生读一二句)

师:你不仅在读诗,更是在读苏轼,真好!

点评:课上到这里,和上一个教学环节相呼应,形成一种非常有趣的课堂意境:诗中的苏轼在看山水,课堂上的同学们在看苏轼,自然的山水涵养蕴蓄了苏轼的山水诗心,这份山水诗心能否濡染孩子们的心灵,有待诗句的继续深入探究。

 

四、浓淡西子,感受人文西湖

师:同学们,西湖是这样的美,苏轼认为,只有美女西施才能和她相比。

(大屏幕出示)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一般来说,比喻之间一定要有共通点,通过课前对西施的了解,你觉得西湖和西施之间有什么共通点呢?

生:她们都很美,不管什么时候都美。

师:美的神韵相似,对吧?说到美,古代有四大美女,那为什么不是“欲把西湖比昭君”“比貂蝉”“比玉环”呢?

生:因为她们都有一个“西”字。(全班大笑)

师:你说的是用字相近。

生:我有两个观点,首先西施是四大美女之首,而西湖是人们到了杭州一定会去看西师赞同补充,她们都是绝色的),且西施是越国的救国英雄,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西施在国难当头来到吴国,乱吴霸越,帮助越王实现了复国计划。

师:太厉害了,课前预习功课做得好!他刚才说的这一段话信息量有一点大,我们慢慢来。请看这一段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大屏幕出示西施浣纱沉鱼的故事)

生:我知道了西施浣纱的时候,鱼儿看到了她都不游了,沉到了水底。

师:“浣纱”是在干什么?看看这两个字的偏旁。

生:洗衣服吧。

师:你很聪明,马上就懂了。所以西施有“沉鱼”的美誉。同学们,看了这一段介绍,你觉得西施像西湖的什么一样美?

生:西施像西湖的景色一样美。

师:我们说西湖有山有水,三面环山,西施在水边浣纱,就像西湖的什么一样美?

生:西施就像西湖的水一样美。

师:对,这就是西施区别于其她三大美女的地方,因为她从小在水边长大,所以西施的美如水般清新脱俗。再联想刚才提到的她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故事,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到,一个如水般清丽的女子,却做出了——

生:西施美的时候像西湖的水,但是她做出了像山那么高、那么伟大的贡献。

师:此处应该有掌声!(生鼓掌)

生:我觉得西施还像山一样美,因为她当时帮助越国勾践复国,就是救国女英雄,她的救国情怀就像山一样坚定。

师:是的,西施不仅外表像水般柔美,而且内心还有像山一般崇高的救国情怀。同学们,学到这里,“欲把西湖比西子”里的“西子”还仅仅只是写诗用字上的讲究吗?翻一翻《汉语大辞典》吧,请你读。

(大屏幕出示,指名学生读)

子:古代对人的尊称,如西子,苏子等。

师:所以“欲把西湖比西子”还只是表达苏轼对西湖景色的赞美?还有此刻苏轼内心对西子的——

(齐):尊敬。

师:你们能够读出这种发自内心的尊敬吗?

(生齐读三四句)

师:同学们,这就是西湖和西子之间的共通点,不仅神韵相似,而且山水品格相同。

点评:在全网误读“西湖”“西子”之喻在“美”的时代,“山水”二字才真正打通了全诗的关节——一二句写诗人眼中实景之山水,三四句“西子喻”写诗人心中想象之山水,诗题则是诗人在“饮”中领悟山水之真意——全诗的文脉疏通了,诗意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饮至半酣,领悟旷达苏子

师:同学们,让我们回到整首诗。这首诗一共四句,前两句写湖光山色之美景,是实写;后两句写诗人产生的联想,是虚写。正月二十一日的西湖春意浩荡,你知道吗?诗人眼中的西湖越美,他越热爱自己的国家;他越热爱自己的国家,就越希望将自己的所学报效给国家。可是,此刻的环境呢?他被外任,到杭州,任副职,只是负责审审案子而已。他多么希望像西子一样建功立业,可是现实是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怎么办?

(学生陷入沉思,感觉茫然)

点评:在这节课上,学生出现过几次集体大脑短路,思维断片:第一次是用自己的诗句写西湖时,第二次是苏轼为什么只写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时,第三次就是此刻,现实境遇让苏轼难以实现他的报国理想该怎么办时。正是在这样学生一脸茫然,课堂一片寂静的时刻,学生远离思维舒适区,进入思维挑战区,让课堂呈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维敞亮境界。师:诗人自有他自我调解的方法,秘密就藏在诗里面。

(恍悟):他喝酒。(众笑)

(惊喜):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诗题写的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他是在喝酒的时候看到这些情景,想起了西子和自己的报国志向。

师:你的意思是说,苏轼在喝酒的时候就沉醉在山水之间,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化解了,对不对?(生点头)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一起来看另外三句诗,我们不逐字逐句讲解,就意会,看看苏轼饮酒有什么特点。

(大屏幕出示)

    我饮不尽器,半酣(hān)味尤长。

            ——(宋)苏轼《湖上夜归》

   我性不饮只解醉,正如春风弄群卉。

              ——(宋)苏轼《戏书》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生:喝酒可以解愁。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一时答不上来)是你想的,对不对?(生点头,众笑)

生:喝酒的时候诗兴大发,像李白啊,都是这样的。

师:对,“李白斗酒诗百篇”,苏轼也认为酒是“钓诗钩”,“得酒诗自成”,我不管政治理想了,就写诗吧。这些都是你们的理解。再意会这三句诗,你觉得苏轼饮酒有什么特点?

生:他让自己融入在山水之间。

师:苏轼喝酒的时候他看到的不是酒,而是——

(齐):山水。

生:我觉得不是酒把他灌醉,而是他陶醉在山水的美景之中。

师:苏轼身心完全放松,从而领悟到山水的真意。

生:我懂得了第二句,苏轼是借酒消愁,“我性不饮只解醉”,他把自己喝醉了,借酒消愁。

师:这一句确实很难,“我性不饮只解醉”的意思是我的本性是从来不喝醉酒,我从来不把自己喝醉,我只把自己喝到什么程度?

(迫不及待大喊):半醉。(全场大笑)

师:你早就等不及了。

生:苏轼喝酒是把自己喝到半醉,不像李白,李白喝酒是把自己喝到全醉。(全场大笑)

师:李白喝醉,他忘掉所有的烦恼;苏轼半醉,他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在半醉的状态下,苏轼觉得这种感觉就像什么?来,你接着说。

生:这种感觉就像“春风弄群卉”,春风在抚弄花草。

师:我们应该有这种生活体验,这种感觉舒不舒服?

(齐):舒服。

师:“春风弄群卉”就是形容苏轼半醉半醒的状态,很美妙,醺醺然,所以苏轼喝酒是“我饮不尽器”——

(齐):“半酣味尤长”,在半醉半醒之间,外人看来我苏轼喝醉了,实际上我内心里自个儿明白得很哪。(生笑)在这种半醉半醒之间——

(大屏幕出示,师读)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宋)辛弃疾《贺新郎》

师:苏轼在看——

(齐):山水。

师:山水也在——

(齐):看他。

师:他们在进行无言的对话——

(大屏幕出示,师读)

     适度饮酒之后的苏轼,沉醉于眼前的晴水雨山中。此刻,山水无言,却又仿佛在对他说:“苏子啊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请同学们翻到课文纸的反面,开始动笔写。

(生入境写话,教师巡视学情,引导鼓励)

师:好,同学们,停下你手中的笔,长短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在你提笔的那个瞬间,你成为了西湖的山水,和苏轼深情对话。好,请你说。

生:苏子啊苏子,我知道你现在心情很复杂,但是你的心要像水一样平静,你的意志要像山一样坚定。如果你有了这样不屈的品格,我相信你一定会干出一番大事业。(袁奥梦佳)

师:你就是那善解人意的山水。

生:苏子啊苏子,你既然想要精忠报国,那就要勇往直前,要像西湖的水,在晴天时大放光彩,展现你的魅力;在雨天时,要像这西湖的山,巍然屹立,坚持不懈。你可以自暴自弃,也可以努力向上,但是这一切,要看你的觉悟了。(黎睿)

师:你就是那智慧的西湖山水,在和苏轼对话。

生:苏子啊苏子,既然你不能在京城做官,那你就将杭州变得更繁华吧。我们是山水,国家是西湖,那你就当点缀在杭州天空中的燕子吧。虽然你只是让杭州变得更繁华,但这也是在报国啊!你要当那融西湖灵气的燕子,乐观、勇敢面对困难。(桂铱锘)

师:是啊,连飞翔在西湖山水之间的一只燕子,都汲取了西湖山山水水的灵性,更何况你个“百年第一”的苏轼呢?再说了,为百姓服务同样是在报效祖国啊。

生:苏子啊苏子,喝多了可不好啊!远离京城没有关系,你看看这里多好啊:有山有水,有晴有雨,风景多美啊!放下身上的包袱,去倾听整个世界对你的才华的赞美吧。雨过天晴后的风光,永远都是最美的。(李鑫)

点评:和前一个教学环节中苏轼看山水,学生看苏轼不同,在这里,学生、山水、苏轼相融相知,相怜相惜,西湖山水之灵气弥漫课堂。“山水有真意,笔墨书颖悟”,此刻,学生写下的,是山水之意,是苏轼之意,还是学生自己所得之意?好像很难有确切的回答了。

师:多么体贴、知己、乐观的山水。同学们,西湖山水这深情款款的话语,苏轼听到了吗?

(齐):听到了。

师:苏轼回答了吗?

(齐):回答了。

师:苏轼的回答是——

生:淡妆浓抹总相宜。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师:同学们,这就是苏轼,旷达乐观的苏轼。当我们站在山水诗的视角,领悟到苏轼的心胸开阔、豁达,再来读他的其它诗作,你也许就会恍然大悟。

(大屏幕出示)

               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师:这首诗写于苏轼来到杭州的第二年(1072年)六月二十七日,这时候的他对待雨是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他觉得无论怎么样,最后总是会过去的。

生:他希望这些都能够风吹云散。

师:真好,这个时候的苏轼面对暴雨,他希望卷地风来,把云吹走,让雨停下来。他希望借助外在的力量,帮他克服暴雨。这是来杭州的第二年(1072年)的苏轼,再来看1073年写下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时的苏轼。

生:这个时候的苏轼对雨是坦然接受的,从“雨亦奇”可以看出。之前在“望湖楼醉书”中可以说是苏轼不喜欢这样的处境,他接受不了,所以他希望有外在的因素帮他度过这场困难。可是现在他不仅觉得晴天的时候很好,就连雨天也是奇的。(詹恪顶)

生:在“望湖楼醉书”中苏轼写到了雨的猛、烈,但是在这里他却意会到了一种意境,他觉得自己应该坦然接受,既然没有人来帮助自己,那就自己来反抗。(黎睿)

师:仅仅一年时间,这是不是苏轼人生巨大的进步?(生应和“是”谁都不是天生的乐观,都是在风雨之中历练自己,调整自己。那么,十年之后呢?苏轼的人生境遇就更糟糕了,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官到黄州。来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写下了这样一首词,同学们快速浏览,请注意这里蓝色字体的部分,你读出了什么?

(大屏幕出示,学生快速浏览)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生:我读出了苏轼很乐观。

生:我读出了虽然人生越来越艰难,但是苏轼却越来越乐观,从容。

师:你把三首诗联系起来了,特别棒。这又是不是苏轼人生巨大的进步?

生:我觉得这并不是乐观,完全不是乐观,他已经看淡了。之前他觉得“晴方好”“雨亦奇”这两个都蛮好,现在这两个他都不在乎了,他觉得随便吧,都是平常事了。

生:我补充一下他说的,之前的“晴方好”“雨亦奇”,苏轼内心还是很在意这个处境的,但是现在“也无风雨也无晴”,不在乎是晴天还是风雨了,随便你吧,已经看淡了,已经完全看淡了。

点评:上课之前,断断续续读了两年苏轼,被苏轼深深感动:苏轼生活在矛盾冲突十分复杂的时代,动辄得咎,虽然他也有“满肚子不合时宜”,但是面对外界的桎梏,苏轼总是求诸内心,寻求自身的灵魂拯救与自由。课堂上,我又一次次被学生感动:我仅仅只是带学生学习了一首古诗,试图掘开他们思维的一处泉眼,可是他们却给了我一泻汪洋,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哲语如浪花飞扬。现在对照上课视频做课堂实录时,我又被古诗深深打动:孩子们的直觉发言和苏轼的自救思辨方法何其相似?一首古诗就是一眼古井,意无穷,味尤长。

师:对风雨安之若素,坦然处之,同学们真了不起。诗读到这一层,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苏轼。你们知道吗?《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组诗,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其二”,在“其一”中,有这样两句:

(大屏幕出示,师读三四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宋)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师:在苏轼看来,这西湖的山水之意自佳,可是大家都不知道,只有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知道。可是现在,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了西湖,读懂了苏轼,领略到了西湖的山水之意,特别特别好。在开课的时候,无论有多少同学没有去过杭州,但是当你以后再去西湖的时候,你一定会想起这样一首诗——

(大屏幕依次出示相应内容)

(齐):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师:你也一定会想起宋朝时有这样一位忧患一生却旷达乐观的诗人——

(齐):苏轼。

师:当你以后遭遇人生困境的时候,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这样的诗句——

(齐):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真好!这就是我们学诗的目的。同学们,我们一代又一代地读诗,绝对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升学,而是为了在人生的某一个瞬间,有一首诗突然点亮你的心灵,照亮你前进的方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儿,下课。

点评:文化意蕴是古诗文教学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古诗教学,就是中华文化的守望与传递。以古诗为翼,穿越时空,让学生在体验、质疑、思考、表达、碰撞中,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文化时空,熏染一身古诗山水文化的气息,孩子们在精神上就永远不会冷漠、孤单,他们就会觉得永远与自然同在,与大道同在。

 

附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山水诗)

                                   (宋)苏轼

                              水      晴

                    西湖                       西子

                              山      雨

 

【总评】

这是一节语感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古诗鉴赏陶冶课,课堂上综合运用多种语感教学方法特别是比较揣摩法,力求做到语感教学的四个结合,即语感训练与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陶冶、语文知识传授结合。综观整节课的教学,我们惊喜地发现,语感教学的四个结合与当下我国教育部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高度一致,教学目标直接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仿一仿——语言建构与运用

所谓“仿一仿”,就是仿照原文中的一些句式,让学生自己重新填词写句,在置换、仿写中品味语言的妙处,形成语感。

例如,这首诗中前两句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在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之后,教师启发学生像苏轼那样,用四个字的词语形容现在所看到的西湖,仿照前两句说一说“        朝方好,        亦奇”        夏方好,        冬亦奇”“        闹方好,        静亦奇”。通过仿一仿,培养学生语言使用的生动形象感。

在语文课程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言语运用是建构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就必须安排数量足够、切实操作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来体会和获取。本课对于古诗语言的建构,教师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仿写诗句,把握了古诗的语言特点和运用规律。

    二、联一联——思维发展与提升   

所谓“联一联”,就是采用联系课文前后或课内外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的办法,让学生在联结、推敲中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

例如,在苏轼的眼里,西湖总是那么美,可是他为什么只写了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教师提供有关苏轼的拓展资料,领悟到诗中的风雨是苏轼人生风雨的折射。

又如,在学完苏轼于1073写的这首诗后,联系苏轼于1072年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1083年写的《定风波》,既让学生进一步深刻感受苏轼的旷达乐观,同时又让学生发现这三个时间节点苏轼对待风雨不同的人生态度。

通过联一联,让学生联结课内外知识,潜入文本深处,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苏轼在这首诗中为什么只写西湖的晴雨,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到苏轼的生平,进行的是顺向联想思维训练,使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得以提高;而将苏轼三首课内外古诗的联结,培养的是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

    三、换一换——审美鉴赏与创造

所谓“换一换”,就是采用置换课文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办法,让学生在比较、推敲中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

例如,在学习这首诗中的第三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中比喻的相通之处时,学生说到“西湖”和“西子”都很美。教师顺势追问,“说到美,古代有四大美女,那为什么不是‘欲把西湖比昭君’‘比貂蝉’‘比玉环’呢?”

这一巧妙的置换,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想象,引发了学生对西湖和西施美的鉴赏。学生经过置换、推敲后,在审美体验中品味出这一比喻中独特的审美意蕴,原来“西湖”“西子”之喻共通不仅在外形,更在内神。学生在发现美、体美、欣赏美、运用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审美鉴赏需求获得极大的满足。

四、写一写——文化传承与理解

所谓“写一写”,就是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让学生在移情、静思中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进行书面语言表达,在动态的语言创造中获得语感。

例如,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近西湖的山水世界和苏轼的内心世界,教师设计了一个写话环节,让学生化身为西湖的山水,和苏轼深情对话:“适度饮酒之后的苏轼,沉醉于眼前的晴水雨山中。此刻,山水无言,却又仿佛在对他说:‘苏子啊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刻,学生写下的,已经超越了客观的西湖山水之意,而是他们主观领悟到的西湖山水之真意。

    古诗中的意象,是中华文化的全息码,积累了厚重的文化意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首诗里诗人盛赞的“水光潋滟”“山色空蒙”中,“水”和“山”就是古诗词语境下的一种特指的文化意象,象征着诗人有着如山般坚定高远、如水般开阔博大的志向和情怀。当学生化身为西湖山水写话时,他们就是在尝试理解山水情怀,传承山水文化。

    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把教学局限于狭隘的学科本位中,过分地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与内容,任务和要求,这样将十分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并具有丰富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站在这样的视角,本课的教学以语感教学为契机,着眼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无疑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

 



[1]  执教:刘利平,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教师,高级教师,东湖高新区语文学科带头人。

 评析:夏循藻,武汉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湖北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