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问题小处切入 细节描写定成功 --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大问题小处切入 细节描写定成功 --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樊永祥
一、研修背景 新课标对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要求有以下几点: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这就是要求作文教学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学习作文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之能吸纳知识,通过课外实践强化,能创新的表达出来。同时,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本人始终有一种困惑,我们的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有多大。在教学过程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似乎总有这么一种怪圈:我们该讲的讲了,学生该听的听了,可是收效甚微,甚至没有。我们总是说作文不是教出来的,是写出来的,但是学生写了,我们没有指导到位,或者说我们没有指导到位,学生就去写了,那还要老师干什么呢?所以老师应该在这一块教学中进行不停地反思,再进行一些大胆的尝试,希望能给学生一些积极的指导作用,能在这一块有所收获突破。第三,作为一位语文老师,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有技巧的表达,这是其必须进行的工作。个人觉得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够,这是我应该花大功夫的地方。基于以上情况,本人开展了此项课题研究,希望能在这方面有所收获。
二、研修主题 上面已经明确了我的记叙文写教学的有效性是不够的,展开这次研修就是为了探讨一个问题:如何有效的进行记叙文的教学。
三、研修形式 研修形式采取教学案例研究的方法进行。
四、研修过程 1、作文教学现状的反思。经过几年的高中教学,本人对几届学生的作文做了仔细的观察,发现很多学生也看了很多书,在记叙文写作中有素材,对生活也有了很多体验,可是写作起来总是力不从心,无法驾驭那些大片的材料。更不用说把作文写的生动精彩了。这一点在研修背景中已阐释,这里不多说了。基于这些情况,本人经过学习,做了以下思考,形成了现在的这些结果。 2、进一步学习作文教学的有关要求。一)、要弄清楚作文教学的相关要求,必须弄清楚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为此,我学习了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新课标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标编订者认为,这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正确定位。这里的工具性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方法,而人文性包括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只有二者统一,努力达到文质兼美,语文课才姓“语”。在以前的课本中的确是过于注重了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那么随着课改的进行,必然会越来越注重两者的统一。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让学生也能欣赏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二)、那么怎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我只谈作文教学上的问题。编订者对作文教学的意见如下。在“表达与交流”方面,要求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负责任的态度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里重点要说的是“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个要求与课标中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是完全吻合的。“真情实感”就是上文说的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思考”,就是自己对生活的一种体验,就是上文所说的“人文性”,它涵盖了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而同时也只有具有这种人文性,才能打动人,这是学生写好作文的生活基础;而“准确、鲜明、生动”则是指要能把自己的想法首先能准确鲜明的表达出来,而作为高中生还需要具备“生动”这一要求。正是因为这一点则要求我们教给学生一些表达的知识、技能、技法,这正好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那么怎么做到这两点要求呢?我认为在记叙文写作中,学生有了生活的体验之后,还要学会两点很重要的技法。第一是学会找到表达的切入口。对很多问题,我们高中生还没有笔力能很好的驾驭,那可以学着从小处切入,这个切入口必须是能为更好的表达真情实意服务的。第二是要学会用真情实感打动人,要会“煽情”,那么怎么办呢?知道哪里的描写是必要的并进行必要的描写。知道这两点点,是能比较好的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这就是我这次研讨的主要内容,即带引学生使用合理的技法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出来。 3、与同仁的交流。首先同仁们肯定了研修的主题,然后对于本次作文课进程的具体化,同事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一次课不要贪多,能处理好一两则材料就很不错了;其次,由于课程容量太大,这次作文课能否与口语课结合起来。这些建议都很好的帮助了我完成了教学设想的任务。最后同仁们提出能否形成一个系列,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 4、实践探索。根据上述观点,我进行了一次作文教学尝试。这次教学尝试的基本教学设想有以下几点。第一,采取作文课与口头训练相结合的形式。第二,教学目的有三个: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引导学生体会大问题小处切入的好处,引导学生体验“升格”作文。第三,教学时间准备两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仪以及2001年高考作文题目及作文《赤兔之死》。教学过程导入阶段投影仪显示《三国演义》中段:于是关公父子遇害。……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切入,将自己所想三言两语记录下来。让学生经过思考之后我们进入到体验阶段。分发2001年高考作文题目及作文《赤兔之死》。学生看全文并比较自己刚才所想的切入方法与本文作者的文章的异同,从以下角度考虑:切入的人物、时间、地点。讨论完毕,由学生发言。使学生明确以下几点:切入点要小,要合理,要利于自己运笔、构思;切入点的选择要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切入点的选择不是固定的,而是灵活的,只不过要看哪里切入才最适合表达。接下来,带着学生体会了《赤兔之死》中哪些地方进行了比较好的描写。明确,这些必要的描写显然能使作文升格,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之能吸引人。经过了以上两个阶段,在尝试阶段,我首先让学生看资料。投影仪展示二战后德国、日本两个战败国对二战不同的态度。要求学生构思一篇文章,反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了,如果切入口不对,或者没有细腻的刻画,是很难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的。用这个话题是比较好让学生主义关注社会的,好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小处切入的,是能让他们体会怎么进行必要的细节描写的。刚开始还是有学生不知道怎么切入的,下面是一个学生的发言。生甲:用一个记者的身份以第三人称切入,先阐述德国二战后的态度;再写日本这个国家战后依然参拜靖国神社的活动,接着写到日本继续伤害亚洲周边国家的行径;最后总结两国分别在欧洲、亚洲的国际关系。显然这样切入、构思是不能达到我的教学目的的,更不用说很好地感染读者了。接着,我让学生带着刚才体验的结果再来思考,讨论,再次提醒学生切入口要小,好合理。经过讨论有两组学生的结果很不错。下面是他们的发言。生已:我们准备两个切入点,第一,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人面前下跪的前一刻切入,写他的负罪心理。第二,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前一晚上切入,写他为日本军国主义辩解的心理,写出他不认为他们发动的战争是有罪的心理。最后结尾只说德国在欧洲重树大国形象,日本则被边缘化。生丙:我们这一组的切入点和第二组有点相似,但又有点不一样,是这样的。 我们也从日本切入,而我们选择的是小泉在参拜靖国神社时候的感想。他想到了这次参拜的后果,也比较了自己国家和德国对战争的不同态度,可是由于国内的军国势力的复活,他还是参拜了。这样写出了写他本人对战争的认识的局限性之外,还可以写到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复活。应该说这两个切入、构思都很有新意,尤其第二个构思还写到了日本的国内军国主义的问题。确定好切入点后,我开始带着学生思考细节描写了。下面是两位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的发言。生丁:可以有很多地方进行必要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这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是有帮助的。勃兰特总统下跪之前人们的表情、天气以及之后人们表情、天气,还有勃兰特总统自己的表情、心理活动。第二处是与波兰特总统形成对比的日本的小泉,他的心理活动、他的面部表情、天气情况等等。生戊:第三种构思中。可以用全部的篇幅来写小泉的心理活动,只要我们描写好了,这一点可以学习西方的手法,比如说《项链》的第一部分,这些心理活动既可以使我们看到小泉的想法,也可以使我们看到小泉身后的军国主义的幽灵。为了让学生能能体会这样写作的乐趣,最后课后作业是让学生把自己得思考付诸文字。
五、研修反思 本课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组织引导学生思考切入点的合理选择,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以及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始终贯穿全部课堂。通过思考大的国际问题,学生的思想教育得到了加强,也增加了兴趣。老师只是引导学生的思路与方法,让学生运用生活积累进行了创造性地学习,突出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当然,这次尝试由于时间问题还是有很多问题的。首先这么大的话题,很多学生都没有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在生活中问题是复杂的,具体问题那么该怎么切入,我们是不是能给学生一个模式呢?还有这次记叙文教学是在学生有了自己的体验下进行的,那么生活有时候学生会碰到没有体验过的问题,那怎么办?如果没有自己的体验,那么我们作的这些探讨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然而虽然任重道远,铁肩依然要肩负,我愿和同仁们一起在这条路上探讨。 (本文获武汉市教科室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