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孔子河畔话问津》有感
读《孔子河畔话问津》有感
(代序)
罗友松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由武汉市老教授协会组织编写的《孔子河畔话问津》一书,随着沁人心脾的桂花清香,呈现在我们面前。捧着这本渗透了老教授们心血的著作,回想起为了撰写这本书,近两年来,老教授们冒严寒、顶烈日奔波于孔子河畔,寻访圣人的足迹;考察问津书院,探求历史文化的脉络;走进农家小院,目睹耕读传家的风尚。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这本沉甸甸的书稿就要付梓,读完它,三种感受充盈我的心田。
第一,读这本书是第一次感受孔子教育思想的神奇之旅。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这本书对孔子“问津求真”的教育思想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连绵起伏的大别山在鄂东南境内耸立有大崎山、天台山等山峰。山峰之南,流淌着享有盛名的孔子河,涓涓溪流,清澈见底。老教授们徒步来到小河上的一座石板桥,只见厚重的条石墩磊起的桥柱,巍然耸立;长条的青石板架起的桥面平坦稳当。这就是在流传千古的“孔子使子路问津处”,修建的孔叹桥。
孔叹桥啊!好一个“叹”字了得!!!
首先,它叹出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光芒。孔子叫他的学生子路去“问津”,难道仅仅是去问过河的渡口吗?非也,实际上是孔子要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这就是教育的求真精神。这种精神,需要问题意识和怀疑思维。问题意识决定求学的方向,没有问题意识,就不知从哪钻研;怀疑思维,决定学习的研究深度,没有怀疑思维,就是找到了问题也可能浅尝辄止。所以,武汉教育行政部门把“问津求真”作为武汉教育精神,大力提倡,大力发扬,就是要青少年学生不要从问题旁边溜走,而是要敢于提出问题;不仅要敢于提出问题,还要学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不仅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还要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这就是“问津求真”的全过程,这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真缔!其二,它叹出了孔子教育学生要深入社会实际,敢于担当的光辉思想。子路问津遭到拒绝,回来把情况告诉孔子,孔子帐然若失地说:“鸟兽是不能与人合群的,虽然我不是长沮、桀溺这样的民间隐士,但是我不同这些人一起去追寻治理天下的先王之道,我又能与谁呢?如果天下有道,我也不会与你们一起去改变这个世道了。”这段话进一步说明“孔子使子路问津,决不只是问过河的渡口而己,而是要学生深入社会实际,去解决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孔子为此身先士卒,作出了表率。今天我们的教育要自觉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因为不到火热的实践生活中去,只能了解没有实际内容的空问题;棒着书本的问题,只能是隔靴挠痒的虚问题;拍脑袋出来的问题,有可能是不着边际的假问题。所以,只有深入实际,敢于担当,才能发现真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学到过硬本领。今后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大问题。这就是“问津求真”教育精神的总要求,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
书中还写到孔子虽然是个孤儿,但是他立志通过学习,自立自强,追求真理;又写到他首倡“有教无类,只求教人学到真本领”;还写到孔子辞官寻访列国,宣扬“仁、礼”以求真;孔子身处困境,仍然讲学以求真等等。总之,2000多年前,孔子在新洲孔子河畔,“使子路问津”的美谈,由此而开教化风气之先,滋养孕育了一个“问津求真”传承千年的精神血脉滋兰树蕙、灼其华。
第二,读这本书是一次领略问津文脉的梦幻之旅。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孔子使子路问津,世上有多版传说,山东、河南、湖北等地争论不休。但是,像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孔子河一带地域,孔子遗迹之多,却不鲜见。孔子河、孔子山、长沮冲、桀溺畈、孔埠镇、颜子港、回车埠、晒书山等等,都在告诉世人,“孔子使子路问津”的美谈就发生在这里。本书从公元前164年当地人农田耕作发现“孔子使子路问津”石碑,淮南王刘安在此修建孔子庙以之纪念写起,按时代顺序,唐、宋、元、明、清至民间,每一时代选取代表人物,突出阐述其对问津书院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首推刘安建庙为讲学奠基,真可谓“问津故地兴教化,木铎金声数千年”。紧接着是唐朝大诗人杜牧外放黄州为刺史时,重修孔庙,并改名文宣庙,开坛讲池,为日后书院的兴起奠定了良好基础。而问津书院发展史上值得称道的,首推宋末明初时期的龙仁夫,他精于程珠理学,首开书院讲学之风。龙仁夫贯通儒学道统的治学理念,为问津书院讲学确立了基调,同时也是鄂黄地区儒学传播的肇始。
本书特别强调问津书院讲学的兴盛时期是明代,尚书耿定向、湖广巡抚熊尚文等高官鼎力相助,两次大规模修复建院。熊尚文还亲题“问津书院”四字,使书院名声大振。在明代,问津书院讲学达到极盛,据书院志《讲学师儒姓氏》所载,主讲者共九类74人。这些人分属不同的政治体系和学术流派,可见问津书院的包容和自由。本书重点阐述了王阳明在问津书院传播心学,带出一大批弟子,使问津书院成为王阳明心学传播中心;还写到了耿定向、耿定理、耿定力,同为三兄弟,然师承各异,思想有别,但他们同时在问津书院讲学,可见当时学术思想之自由。本书还侧重写了这一时期问津书院讲学的代表人物肖继忠,他对书院发展的贡献,一是大规模地修缮问津书院,又乐于奖掖后进;二是他为了书院讲学的规范化、制度化,亲自主持制定《问津书院学规》,包括德行、宗旨、经济、制举、识议和规劝六条。这六条学规涵盖了书院的教与学,要求学生在“修德”与“问业”上不断提升,从而使问津书院成为宿望巨儒,仰慕云集之地。《中国书院志》一书,曾载文将问津书院与邹鲁孔府相提并论,可见其儒学传播之盛。
在清代,对问津书院发展有贡献的,本书首先肯定了曾任湖广提学副使的蒋永修,他在任之时,拨专款对破败不堪的书院进行修复,使书院的讲堂、正殿、院墙等焕然一新。他还亲自撰写《重修问津书院碑记》,对问津书院的功绩,以“惟楚有才,雄长天下,独黄为冠”,予以高度评价。可以说今日岳麓书院大门前,享誉于世的“唯楚有材,于斯为胜”的门秩,是从这里脱胎而出。
在清代对问津书院发展功不可没者,本书着重写了湖广总督张之洞,他多次考察问津书院,对书院的文化底蕴之深厚,培养人才之众多,赞誉有嘉。为此,他在湖北上任二十年之久,致力于兴学堂,办实业,练新军。他还对书院中的有识之士,或推荐留学,深造培养;或收其门下,委以重任。从而使湖北在清末时期成为人才辈出的胜地和民族工业的重镇,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在武昌首义成功奠定了基础。这或许不是张之洞的初衷,但是却“无心插柳,柳成荫”。
读着问津书院文化传承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为书院发展做的贡献,我的心中一直有一种感觉,这就是:圣地圣学圣气象,尽善尽美尽君子。问津书院之美,美在它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美在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美在它是“问津”文化的积滨,美在它是“求真”精神的家园。
第三,读这本书是一次解密问津流芳的风情之旅。
古韵新洲,是一个让人钟情的地方。这里可以说古论今,可以怀旧抒情,是人们心灵系之的家园,这里有山、有水、有绵延的生态画廊,有韵味的江南风情。在孔子河畔信步,在孔埠镇街头品茶,绿水青山,和谐大气。问津文化浸润这片山水,赋以它钟灵毓秀,身姿华丽。
走进新洲,处处看到的是一幅幅书画满园的风情画。
“耕读传家”之类的匾额,悬挂于农家门户,熠熠生辉;三五成群的学生肩背书包,往来于田间小路,生机勃勃;一座座标准化的教学大楼,耸立在城区街道和乡村田野,耀人眼目;“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的大幅标语,书写在城乡建筑物上,震憾人心。文化一脉,薪火相传,使新洲逐渐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教育之乡。
从远古建书院,开坛讲学;到近现代先贤以门类齐全的现代教育布局,雄踞省内外;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尊师重教以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选择示范全市。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问津文化精神,推动新洲教育成为武汉市教育的领跑者。2015年新洲区5400多高中毕业生,高考上一本的的学生达到1400多人。武汉市高考理科第一名和第二名均出自新洲。不仅如此,全区科技教育硕果累累;艺术教育让农村孩子文明自信;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津故里,让书乡浸润孩子的心灵,收获的是让每个孩子成长成才。
走进新洲,时时听到的是一个个曾经辉煌的故事。
始建于1932年的新洲二中,其前身系正源中学,它是原因国民党陆军第六军军长徐源泉在故里创办的。学校以“重道德,话桑麻,复兴中华”为办学宗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改为新洲二中,学校注重读书育人,加强教改实验,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一跃成为全国知名重点中学,其教改成果曾参加“建国十周年成就展”,校领导多次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今天的新洲二中,更是缘树成荫,鲜花满园。该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办学成果频频创新,它与新洲一中你追我赶,成为全区教育的两匹骏马,带领所有学校奋勇向前。
在新洲举水河畔有个巴徐村,共2000余人,自恢复高考以来,全村共走出260余名大学生,18名研究生,还有博士5人,被当地称为状元村。在状元村,有的家庭子女个个都是大学生。人们讲述最盛的是巴曙松三兄弟。巴曙松1987年由新洲一中考入华科大,1994年又考入中央财经大学攻读博士,接着又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读博士后,他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革新研究》获太平洋国家金融会议论文奖,他的专著《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是国内最早介绍新资本的著作。为此,2007年他刚38岁,就走进中南海为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体学习主讲《世界金融形势与深化化金融体制改革》。消息传出,新洲全区为之欢欣鼓舞,乡亲们奔走相告,并以此叮嘱自己的子女,要像巴曙松地样,勤学好问,探索求真,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在巴曙松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弟弟,也先后到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在新洲人们竖起大拇指说:“巴家三棵松,挺拔郁葱葱”。这挺拔郁葱葱松树的根,就扎在问津书院的沃土上。正如巴曙松所说:“我们三兄弟从小到大,都是穿的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做的布鞋。穿着这布鞋,武汉新洲这地理上的故乡,永远使我们脚踏实地;穿着这双鞋,家乡问津求真的美德传说,就是我们的精神故乡,使我们永不停步”。像巴曙松这样的家庭,在新洲还有许多。当地民众普遍认为:“送孩子上学就是种庄稼,而且是种最好的庄稼”。这是多么朴素的教育观啊!
在新洲我们还听到许多乡亲盛赞棉花专家张剑南的故事。张先生早年毕业于农业专科学校到新洲工作后,慕名拜访问津书院,深为问津文化的进取求索精神折服,1953年新洲遭近百年大旱,棉田板结使棉桃打蔫。他经过科学分析,大胆提出灌水抗旱。但当地自古以来,只有稻田抗旱,民间流行的是“棉花铁脚汉,干死有一半。”张先生耐心说服乡亲和当地政府领导,大家破釜陈规,齐心为棉田抗旱。使得当年棉花单产和总产都翻了番还转了弯。1957年张先生又提出“棉田套种麦子,棉麦两熟”的栽培技术,既节约耕地又扩大丰收。他还为棉花增收研究出“早发、稳长、不早衰”的“七字棉经”,得到广泛传播推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又对“七字棉经”进行挑战,提出“密、矮、早”的棉花高产栽培新模式,使新洲的棉花单产在全国夺冠,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全国棉花生产现场会在新洲召开。张剑南先生的探索求真精神,在他晚年的一首诗,“齿豁头童叟,怀思未肯休,驰驱甘作马,耕种乐为牛”。表达得情真意切。
在新洲像张剑南先生这样的人和事不胜枚举,新洲的农田改造,兴修水利,大搞农业机械化都曾经在全国领先。问津文脉从滋养一个一个人,到一群一群人,再到一座城,新洲儿女用凡人善举叠加出精神文明的新洲现象,是支撑新洲文化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走进新洲深深感受到的是乐善好施,倾力助学浓郁乡风。
守望相助,扶贫济困,乐善好施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洲蔚然成风。以“建筑铁军”享誉中华大地的“新洲七建”、“新洲八建”在爱心助学上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2015年8月一场写满大爱的爱心长跑在新洲展开。8月8日新洲八建召开“金秋助学大会”,当总经理宣布捐赠活动开始,短短30分钟,320多名集团董事会成员、项目经理等纷纷解囊,共捐助善款718.1188万元。集团党委副书记喻友旺现场捐赠200万元,听到这个数字,全场掌场雷动,经久不息,大家为这位22年来坚持爱心助学的慈善家表示深深地敬意。据统计他1993年以来,累计捐款总额超4000万元,受资助学生8000余人,他数十次走进十多所高校和湖北省玉峰县等16个山区县、市,将助学金送到学生手中,并为寒门学生作励志报告,以他少年艰难的求学经历现身说法,平实真切,感人至深。
紧接着“新洲七建”于8月19日在新洲召开“筑福天下,爱心捐赠”大会,现场爱心如潮涌,约30分钟,捐赠达789.777万元。新洲七建集团党委书记刘炳元说:“祝福天下”是新洲七建集团的核心文化理念,集团走过了28年的光辉历程,已跨入全国建筑第一方阵。但我们不忘党和社会对企业的支持,永远把企业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坚持用慈善爱心捐赠回报社会。20年来,集团参与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达9000万元,用于助学、助困、助老、助残。因此该集团被评为“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
喻友旺一个爱心企业家带出一家爱心企业;一家爱心企业又带出一群爱心行业;一群爱心行业又影响一个地方的风尚。我在总结新洲教育现象时,曾经以“八大风尚”予以界定。这就是:耕谈传家的民风、尊师重教的政风、勤学苦读的学风、创新求实的教风、敬业爱生的师风、倾力助学的乡风、诗书孝道的家风、乐善好施的社风。而这些都是因为有“问津文化一脉,世代薪火相传”的结果。由此我们坚信,城无文不立,无德不兴。崇文尚德,知行合一的品质,就是人文精神和城市风貌的彰显,新洲的发展就是明证。可以说《孔子河畔话问津》一书,乡愁乡情皆在其中,至真至善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