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教育学会《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专题组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感流派 > 语感理论 >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语感教学理念的运用与实践

来源:语感教学课题研究中心上传时间:2017-01-02浏览次数:

语感教学理念的运用与实践

柯雪芬

一、研修背景及主题的确立: 目前,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新《大纲》亦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从课标大纲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语感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已受到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老一辈语文教育家也是非常重视语感训练的。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当代著名教育家洪镇涛先生更是努力以语感和语感教学为核心,建立一整套语文教学新体系,把语感教学看作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看作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将由面向物的工具转而面向作为人的学生,由旨在使学生获得一种工具转而以语感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整个文化心理素质,从而真正地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于是,对于语文课中的散文鉴赏,尤其应落实到对于文本语言的品味上来,使作为言语主体的人,可以凭借语感主动地去选择符合自己心理图式的言语内容和形式,从而与活跃于语言对象中的思想情感形成共鸣,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形成、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人文素质。这是我选择本次研修主题为语感教学的第一个原因。其二,对于我本人专业发展的需求来说,我不是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而是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选择了语感教学,来谋求自己最大程度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熟。怀着开放的心态,我主动学习语感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来完善自己。到目前为止,这些学习和实践已极大的提高了我的教学面貌,丰富了我的教学视野,使我对于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有了更主动的把握,在教学中显得更自信和从容,这也是促使我确定本次研修主题为语感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研修形式: 斯坦豪斯认为,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本次研修的形式为行动研究,即研究过程与行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选择文本《故都的秋》的教学实践来探讨与研究关于美文教学的教学理念和主要方法(即:在诵读中理解内容,在美读中体验内涵,在品读中感悟情感,在自主探究中强化对文本的认知与理解,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体,使学生与文本来一次真正的精神相遇)。 

三、研修过程: 

(一)理论学习:本次研修,我进行了一系列的语感理论的学习,主要形成如下认知: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沉淀着思考。洪镇涛先生是语感教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建立了一套常模,其结构是: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获得语感。与之相应的语感训练方法有,美读感染法,比较揣摩法,语境创设法,切己体察法。 

(二)互助研讨:这次研修形成了一个同伴互助的研究共同体。在研修篇目的选择和备课的过程上,我得到了整个语文教研组同仁的帮助与指正,尤其是公开课之后的研讨中,大家各抒己见,指出了我个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使我获益良多。 

(三)教学实践: 1、设想:《故都的秋》是现代文学史写景状物的散文名篇,其优美隽永的语言,独特的审美感受,悲凉的意境,雅俗共赏的情趣,浓郁的人文情怀,复杂的历史背景等等,使得这篇文章晓畅明丽的文字背后,有着数不尽的繁难。如何在教学中既不失去文章的美,不使文章变得干瘪,又能深入到文本的腹地,在情感的深度里穿行呢?基于以上,本文教学组织以品味语言作为关键,以诵读为主,并以适当的文本语言解读品评作为鉴赏的基础。反复朗读文中美妙的段落,展开想像的翅膀,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感受作者心绪的流动,进入品评与审美的境界,并对文中精彩的语句,做一些圈点批注,以此设计以学生探讨交流的环节来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语文课堂更具生成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合作交流的氛围。 2、教学片断描述: 教学片断一:整体感知,品读文眼 师:故都,即北平,历史上作过都城,后不是了,所以称故都。可是作者为何不直接亲切地提名为北平的秋呢?生:故都,给人一种眷念、淡淡的忧伤的味道,以故都的秋为题,就给全文笼上了这样的一种氛围。师:嗯,这叫未成曲调先有情。那咱们来放声朗读全文,看看故都的秋有怎样的特点呢?(生放声朗读)生:故都的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师:在哪一段?生:第一段。师:咱们读读这一段。(生齐读)师:听你们刚才读的语速和语调,其中有一句不如改成这样: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行不行?生齐喊不行,师追问:为什么不行?1:原文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个排比句式,读起来觉得有强调的意味。2:原文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读起来语气凝重些。3:原文有三个来得,就觉得好像多了些感伤的味道。师:品味得很好,原文的句式有强调意味,语气舒缓,为全文笼上了一种感伤的氛围。    我们一起读这一句。(师生齐读这句文眼)师:句式既改不得,咱把顺序改一下行吗?(屏幕显示:来得悲凉,来得清,来得静)生:不行,因为清、静的秋才蕴含了悲凉的味道,由景到情合理一些。师:对,悲凉是人对景的主观感受,由景到情,这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师:同学们对本文文眼句的品味很到位,现在,我们再来读读第一段,这一次,要读出我们的理解。(学生再一次齐读第一段,这一次,学生读的很有情味)(这一部分,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感知文章,抓住文眼,运用换一换,改一改的对比方式,细细品读,明晓文本所写景物的主要特征,初步感知作者蕴藏其中的人生况味,符合洪镇涛先生所说的通过自读谈谈发现,谈哪个词用得好,妙处何在?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让学生独立阅读、动手、动口、动脑,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点拔,让学生自己逐步感知课文的语言,感知语言中的情味。)  教学片断二:局部研读,品味语言,把握文章情景关系: 师范读第三节,学生品味:景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师:这一节,同学们找到哪些最能体现清、静、悲凉特点的地方?1:这节是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图,我觉得最能体现的是这一句:说到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我觉得蓝色宁静,白色素净,都是冷色调,给人很冷很清的感觉。师:把作者静对的蓝朵换成红色或紫黑色行吗?1:不行。作者已经说了淡红者最下,因为红色是热烈地象征,紫黑色太凝重了,也同样不合乎故都的秋的2:我觉得文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中的破屋就有一种衰败、冷落、寂静的味道。3:还有清晨起来这句,清晨就给人清冷的感觉,看的天是碧绿的,这也是冷色调。还有,那坐在院子里的人听到驯鸽的飞声,这给人一种静的感觉。师:声音给人静的感觉,这叫蝉躁—— 生: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师:很好,这节还有其它体现清、静、悲凉的地方吗?4:还有两处。一处是细数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细数说明坐在院中的人很清闲,一丝一丝说明日光暗淡,整个显得冷。另一处是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句,还要在牵牛花下面加这样的陪衬,就是为了使画面更清冷萧瑟。师:同学们把体现清、静、悲凉特点的关键语言都抓住了,并且分析很准确。作者确实特意营造了一个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冷氛围:破屋小院,碧天驯鸽,疏落尖细的秋草,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在秋的清晨,端一碗浓茶身处其中,这秋的清、静如何不深入心灵,人又如何不在这清闲、清冷中感受到一点悲凉的味道。师:我们带着我们刚才的品味,一起把这一段再读一遍。(生有感情朗读第三节)(接下来,学生分小组品读探讨411节故都秋清、静、悲凉的味道。)(要求:每小组选一幅景,按照刚才品味的模式,自由诵读品味。先组内交流品读成果,然后推举一名小组代表向全班交流品读成果。)1:我们小组品读的是槐树落蕊图。我们注意到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们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2:我们小组品读的也是这幅图。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给人静寂的感觉;扫地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突出了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作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师:对,环境寂静,生活清闲,更能让人敏锐地感受到人生的秋味,心灵的孤寂与落寞。于是扫出的不仅仅是丝纹,扫出的更是作者潜意识的感伤。3:我们小组品读的是秋蝉残声图。蝉本是夏天叫的,这里作者写蝉衰弱的残声,用了嘶叫这个词,给人一种苟延残喘的感觉,有点悲切,文中又说是家家户户都有的,让人感觉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故都,使人顿生悲凉之感。4:我们小组品读的是秋枣奇景图。虽然只是平常的枣子,可是作者偏爱淡绿微黄的秋枣,淡绿微黄也是冷色调,显得清。4:我们小组品读的是雨后话秋凉图,作者精心细描了一幅秋雨图,灰沉沉的天底下息列索落忽来一阵冷风。都很有清冷的感觉。而且作者着重表现秋雨过后,都市闲人的着装举止,听到他们缓慢悠长的对话,一缕悲凉,油然而生。:这位同学听到对话产生了悲凉感,我们来把这对话读读。(学生分角色互读对话)师:读出悲凉的味了吗?生:没有师:分析,从哪个字上读出悲凉?生:师:怎么读?(生长长叹了个字)师:嗯,叹出了情味。天可真凉了,为何天凉还著一字?天凉还有假吗?生:加一字,给人一种天气转凉,光阴流逝的沧桑感。师:对极了。正是秋雨激荡起都市闲人内心莫名而又无端无绪的苍凉感、萧索感,以及对于光阴急速流转的无奈,全浓缩在这一问一答中,浓缩在这一声缓慢悠长的微叹中。(师生齐读: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师小结:由以上分析可知,清、静、悲凉的不仅仅是景,更是作者的内心。是作者无法排遣的悲凉落寞情怀,才有了笔下清、静、悲凉的秋味,而这笔下灰冷的调子又将这份情怀传达得隐约而深刻。(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屏幕显示)(这一部分教学,充分体现注重学生合作学习,使其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的新课标精神,体现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语感教学理念,通过美读来促进对语言的品味,对语言中各种微妙复杂的含义及表达效果的直觉性领悟,促进学生对作者蕴于字里行间的悲凉落寞的人生况味的感知与理解。) 教学片断三:比较阅读,赏玩比喻的精妙师:作者爱故都之秋,为何又花了两段的笔墨去写南国之秋呢?这两段是——生:第2节和第13师:那好,女生读第2节,男生读第13节,读完谈谈这两段写南国之秋的作用。(生读)1:对比衬托故都秋味的浓烈2:更突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情有独钟。师:好,并且作者用了四个比喻具体直接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一个比较,在哪里,怎么说的?生:第13节里,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师:主要从人体哪一个感官来比较的?生:味觉。师:为何从味觉上来比呢?前面有提的地方吗?

生:有。开头就说了,“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师:对,作者要饱尝的是秋味,在对故都秋味的一番描绘后,照应前文,干脆用最鲜明直接的味觉感受再一次来对比衬托故都秋味。师:通过比喻,你们感觉到这秋味如何?生:南方的秋象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清淡温和,润薄轻灵;而北国之秋就象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味烈而深久,能更深入人的肺腑、灵魂。师:谈的好极了。这一课,我们感受到了郁达夫在悲凉落寞的心境之下,所饱尝出来的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从而了解到情与景相互作用、交融的和谐关系。希望学习这篇文章之后,在我们的笔下,也能产生象《故都的秋》这样的好文章。(这一部分教学,运用了洪镇涛先生的切己体察法”,即引导学生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语言文字的桥梁,借助联想和想象,点爆头脑里储存的生活表象,唤起鲜明的内心视象”,印证作者的感受。并通过朗读与层层设疑来领悟文中对比与衬托的妙用,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体会作者看似闲笔的两个段落,其实对表现主旨大有裨益。)

四、研修反思: 认识: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必须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放在写景语言的品味上。而高中散文阅读本身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语言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所以,本课教学,我选择以朗读为切入点,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较深入的体味本文的意境和悲凉美,自然进入对文本语言的纵深层次的品味感悟,并采取小组研讨的方式探究作者以何来表现故都的秋天的清、静、悲凉的味道,促进其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的形成。应该说,这课堂是有生命的。这生命就是动态的,非预设性的对语言的感知与品味,老师引导合理,学生思维活跃,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到位。这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预先设定的,而是师生双方互动生成,使品味语言很具有现场性、动态性,加上学生多次很有情味的朗读,使课堂语文味十足。 收获:其一,通过追问实践,完成了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对教育教学实践理解的建构和再建构。其二,通过研究共同体的互动与互助,借助集体智慧解决个人困惑,从而构成了一种加速个人智慧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 遗憾:但课堂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郁达夫的这篇散文弥漫着浓郁的忧郁美,其格调高雅,人文性很强,故而发动学生课前查阅关于作者的生平资料很有必要(如果在课前能够发动学生借阅郁达夫传并看一些作者的代表作效果会更好)。本课遇时间关系未能深入理解郁达夫其人,属于一个遗憾。其二,教学中有开放性的品读分享,是师生从各自原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多向、多次的互动所达成的一种视界交融,这要求教师必须更多地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而本课的程度略显拘谨。     (本文获得全国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