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教育学会《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专题组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感流派 > 语感理论 >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我看高中语文语感教学

来源:语感教学课题研究中心上传时间:2017-01-02浏览次数:

我看高中语文语感教学

郑敏

新《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加强语文课的语感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有出路。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沉淀着思考。而语感教学,也就是一种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语感教学要将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二者兼顾。语感实践,就是放手让学生去亲自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语感分析,不是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如这是什么词性,这是什么方式,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那里又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等等,而是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以往的语文教学实践也可证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自觉地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感受,或感受深浅与否,直接影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而言,由于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个体实践的产物。其感受深浅与否,也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语言感受能力的形成。数年前,外地某校对近千名中学生进行一次调查,他们发现,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语言形象感受(时间发展感、空间移动感、事物变化运动感等)强,语言逻辑感受力(条理感、主次轻重感、并列感、递进感、对比感、综合概括感等),以及语言内含的思想感情、态度分寸感受力等均较强。这些集中表现在作文上;语言干净、准确、生动流畅;内容比较丰满、富有感情、想象力;结构清晰、条理清楚、主次、轻重、详略比较得当。而作文写得差的学生,这些语言感受力均显得薄弱。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呢训练语感除了教师的点拨、解惑、讲解外,主要靠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 “训练”,一端是教师指导”——“”,一端是学生的实践”——“”;训而练之,练而训之,螺旋式地循环往复,强化语言的习得机制,积累语言的种种表象材料,最终建立一种正确的语言习惯、一种敏锐的语言直觉。在指导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诵读吟咏,初步感受语言。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种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抑扬顿挫的语音、奇特严谨的结构与错落有致的节奏的深切体验,积极挖掘语言所蕴含的潜能与魅力,进入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美妙境界。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清晨整冠坐,朗咏三百言”(·陆龟蒙),“能读千赋,则能为文”(·扬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孙洙)。古人这些精辟的论述,强调的都是通过诵读来直觉体悟为文下笔吟诗之法。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中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我国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也是通过诵读让学生直觉体悟语言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诵读,它作为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已为千百年来的语文教育实践所证明。我们应该对它加以继承与发扬,而是简单地斥之为死记硬背而弃置一旁。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教这首小令时,我没有立刻进入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由于这首小令前三句是景物的排列,景物的特点也很明显。因此,学生就会或多或多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就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这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这时候再引导学生联系最后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学生就会很容易地体会出这首小令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这些恰恰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诵读吟咏,学生把握了它的感情基调,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领略了文章的韵味,省去了许多环节。因为,讲解是死的,而诵读却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繁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具体方法有:(1)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理趣,叶老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目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像《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课文,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配乐诗朗诵,引导学生进入意会境界。(2)指导诵读: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调动学生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让学生的感受达到准确、细腻、真切。使学生受到感染,引发感情,而后有节奏有感情地投入诵读。

 二、总体感知,总体把握语言 语感的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感知,既要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要出乎其外,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材料,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要求认知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感。如《沁园春·长沙》一词中,用等词来联系全篇,诗人笔下的人是雄姿英发,气概豪迈;秋景是活泼、美好、壮丽,把这些内容与当时的写作背景联系起来看,它表达了诗人改造旧中国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如果缺乏总体感知,就可能一叶障木,不见森林。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也难以养成丰富的语感。 

三、揣摩咀嚼,具体品味语言 
   
叶老曾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点出了涵泳推敲的重要性。而语感的会意性就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就必须揣摩、体味。 
   
首先,具体品味语言还要注意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人常说: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我们学习语文,一定要把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得越真切,遇到一篇文章,便会引起你的共鸣,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深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切己体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任何一篇文章,都反映作者对事物的某种感受,并以语言文字作为存在的形式,来向读者传递这种感受。或许作者与读者对某一种事物的感受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不管这种差异有多大,作者的感受总与读者的感受存在着共性,不然,语言文字将失去它的工具性,使交际成为不可能。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对语言的学习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又说:“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切己体察,就是要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语言文字的桥梁,借助联想和想象,点爆头脑里储存的生活表象,唤起鲜明的内心视象”,或者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境,或者补充文章的实际内容,或者增加、印证作者的相同感受等等。如《我与地坛》的第二节,只有充分调动学生亲身经历母爱的生活,才能更真切地理解作者当时传达出来的对母亲深深地沉痛的悼念。 
   
其次,品味语言一定要驱遣想象,意会言语。联想和想象是语感腾飞的翅膀,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如《致大海》、《雨巷》等散文诗歌,让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尽情驰骋于想像之中,才能感受文学意境。第三,要进行正确理解和掌握语音语义的训练,这是培养语感的最基本的训练。譬如对于词语的理解,不仅仅是查阅字典、词典,还要细细品味辨析。通过启发、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比较、辨别、分析,直至深入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第四,引导学生要对语言有所发现。就是说,在文章当中,看哪个语言运用得好,要说明好在哪里,为什么用得好。在散文要注重发现它的形象性、生动性、抒情性;在小说中,要体会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所起的作用;在说明文,重在分析其准确性;在议论文重在感受其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四、强化阅读,加强博闻强记,让学生大量感知语言,从中领悟规律,学会运用。 学生语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大量感性语言的积累,只有大量的感性语言的积累,才有语言的内化和自我语言的生成。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比较注重博闻强记,熟读成诵,感悟涵泳。教师在指导学生作语感训练时,要为学生多介绍一些好书,鼓励他们去作大量阅读,勤写读书心得,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不同的背诵要求。经常组织一些相关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之,语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不是逻辑化的理性,而是理性的直觉。现代语文教学应该对传统的语感教学方法加以继承与发扬,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多读多练,提高语感,进而提高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