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教育学会《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专题组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感课题 > 课题流程 >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初中生语感培养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来源:语感教学课题研究中心上传时间:2017-01-02浏览次数:

“初中生语感培养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阚家中学   唐姗姗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们选取这一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语文教育为的是培养具有深刻感受力的思想感情丰富的全面的人。语文作为一种工具要为人的生活服务,但是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又是不对等的。

    什么是语文?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界定:“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语文可有如下几方面的含义:一是语文是作为交际成品的话和文章;二是构成话和文章的物质材料(语音、文字、词汇);三是构成话和文章的组合手段(句法、章法、技巧);四是表情达意、传输信息的交际过程和交际活动(听、说、读、写)。生活则是人类全部实践活动。二者关系的不对等性即是运用语文吸收或表情达意、传输信息时关系的不对等性。这种不对等性是由作为交际成品的话和文章与生活本身各不相同的特性决定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语文从外在形式上看,它是非视觉形象的,生活是具体生动、令人动情的。例如“红”“绿”两个词表示的是两种颜色的概念,它是抽象的。而生活中的“红”“绿”,则可能会是夕阳西下,漫天的红霞,会令人感叹江山的壮美;可能会是蓝天里猎猎招展的五星红旗,会令人产生庄严的情感;可能会是郁郁葱葱的大森林、碧绿的田野、田田的荷塘,会令人感到大自然的清新、生命的旺盛。二是语文是有限的,生活是无限的,多姿多彩的。所以常言道言有尽而意无穷,无以言表。难怪明代散文家张岱在碰到绝妙景物无可名状时便说“徒呼奈何”。更有甚者,认为语文在生活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凡此种种都说明:生活大于语文。

上述两种语文与生活不对等的现象说明:这种不对等是客观存在的,但又是可以解决的,是可以由不对等转化为统一的。而促进这种不对等转化为统一的要素之一就是语感。语感是将抽象的、有限的语文与具体生动、多姿多彩的生活有机结合的中介和心理语言能力。

语感培养很早就受到了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重视。叶圣陶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但建国以后,语感和语感教学问题并不为语文教育界所关注,直到八十年代语文教改的大讨论中,语感问题才逐渐引起人们重视。语感培养也越来越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重视语感培养,要将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和审美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

在《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改变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烦琐化、复杂化倾向,加强综合,简化头绪,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突出重点,削枝强干,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强化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近年来语感培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家特别是一线的语文教师的关注,涌现了许多探索优秀的语感理论研究专著和论文。笔者认为,只有把语感培养的理论和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研究探讨,才能有助于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走一条低耗高效之路。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价值取向由“以社会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每个生命个体的需求与发展。与之相适应,基础教育更要“以人为本”,努力探索出一条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道路。

从教育改革的发展来看,基础教育目标由“知识本位”转化为“生命本位”教育要体现“人文性”,要关注每个生命的发展,但激烈、残酷的社会竞争又制约了生命化教育的发展。在学校语文教育实践中,被忽视、淡漠的恰恰是学生和教师语感水平的提升。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教师对培养学生语感水平的关注度不够,忽视了学生的语感培养,自身缺乏职业幸福感;学生主动读书的意识差,体会不到朗读的快乐;使教师和学生对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变为不需变革的一次次封闭的循环过程,使课堂“沙漠化”。

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寻求解决教育矛盾的途径,为了改变学校的语感教学现状,为了提高学生语言感受能力,更为了全面提高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我们确定了“初中生语感培养的策略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二)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语感,诚如语言学家叶蜚声、徐通锵两位所述,是“我们心底里有一种‘像’中国话‘像’的标准”它只知其然与不然,不知其所以然与所以不然,但语感决非空穴来风,亦非水中月、镜中花,它是可以培育的。而学生一旦具有了语感这种永无忘记之虞的活的能力,语文学习就有可能回归本位了。明确了语感的可培育性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语感在语文教学整体中的意义。

l、语感是一个人感受和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语言深刻地影响人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以至影响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传承和精神世界。形成正确的语感,是一个人感受和认识世界的基础。

2、培育敏锐、正确、丰富的语感,有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敏锐、正确、丰富的语感来自于个体的听说读写言语实践,个体在言语实践中形成语感的同时,势必会获得更多的语言知识,受到系统的言语技能的训练,从而促进语文整体能力的养成和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3、加强语感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在中学语文教学界也掀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语文教学界开始从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交际语言学等学科中得到启发,认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恐怕还要在“语言运用”的规律上求得突破。于是认识上逐步接近了“言语”法则,意识到能体现语言运用者个性心理特征的“言语”活动也许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更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理论发展趋势对正确认识“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无疑是有益的.因此,我们看到,语感问题是语文教学界的热点问题,加强语感教学己经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可以说,加强语感教学代表了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之一。

1、针对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和内驱力,缺乏生活的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缺乏对生命历程的关怀,感受不到学校生活快乐的现状,通过本项研究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和幸福感。

2、针对教师被既定的知识、教材、管理所支配,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和主动探究教育教学规律的积极性。教师的课程意识被磨灭、教师的教研能力被埋没、教师的自我发展被阻隔。“教师”仅仅成为一种基本满足生存需要的职业,而不含有任何生命的意义,因而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总是举步维艰,缺乏职业的幸福感的现状,通过本项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为教师注入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动力。

3、针对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对人的发展关注不够,课堂效率不高,缺乏活力和生命色彩的现状,通过本项研究构建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生命化课堂”体系。

4、针对目前课程设置被窄化成一系列预先设计好的、可控的线性序列。学生被当成盛装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发展过程性;无视学生所具有的内在生命力,把学生从整体的生命活动的过程与环境中抽象、隔离出来的现状,通过本项研究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使课程既能体现科学性、工具性,又能符合学生的生命需求。

5、针对学校文化唯科学主义倾向所带来标准的单一化、人的单向度评价策略,通过本项研究,丰富、完善评价标准,形成能够促进师生自主成长、自我完善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相关研究综述及与本研究的联系                       

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他把语感定义为对于“文字”的“灵敏的感觉”。他说:“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身、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叶圣陶先生把语感的对象“文字”扩大为“语言文字”,基本见解与夏丏尊先生完全一致。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

韦志成认为:“语感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

杨炳辉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

王尚文认为:“主观的语感源于客观的言语,是客观的言语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是人的语言器官长期感受言语对象不断积淀的结晶,是言语这一对象在人身上对象化的实现。”“语感是人基于他的直觉语言知识,既成观念和情感倾向对于言语对象的整体直觉。”

随着外国研究理论的引入,许多学者和语文教师己不满足于对语感进行感性的描述定义,欲从心理本质上立论,欲求通过分析性的概念,通过对语感的心理内部规律的概括,去揭示语感。

三、本课题研究的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得要地位。”更重要的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的重要特点是:是母语课程,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2.建构主义理论                                                 

其中皮亚杰的图式理论,即是个体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它有助于我们适应外在的环境,并可能表征着行动和经验的某种固定的形式。”“语感图式是语感所由生成的基础,是一个庞大、精细、严密的网络系统,包括许许多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知识’单元”,“这些‘知识’不是需要理解、追忆的异己的知识”,“而是得自生活实践已经成为无意识的组成部分的观念、经验、体验,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难以用言词自觉表述出来,即所谓内在的直觉知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胞’。”语感作为对言语对象的一种反应,是由言语对象转化而来的。言语对象作用于言语主体时,如果新输入的言语信息内容没有超出言语主体图式结构的这个预期框架,那么言语主体原有的语感图式就自动地将言语对象纳入到己有的图式结构中,同化成功;而当新输入的言语信息内容超出了言语主体图式结构的这个预期框架时,一部分内容与主体图式结构没有契合点,部分内容整合同化失败,主体图式结构就根据新输人的言语信息进行重组,建构新图式结构模式。这一心理过程,心理学家称之为“顺应”。顺应不仅扩大原有图式,而且优化了原有图式结构的组织机制,使主体图式结构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语感正是通过言语主体向言语对象的不断顺应而获得不断发展的。同化是主体语感能力的表现,主体也有可能对部分输入的言语对象未感知到,或自己的部分语感图式未被激活,因而只形成不完全同化。而顺应则是主体语感能力获得发展的表现。在言语教学中,言语活动的目的不是同化,而是顺应。语感培养,除了帮助学生激活原有语感图式,就是要使学生的心理世界形成对言语对象进行加工改造的新图式结构。语感教学,就是不断向学生提供超出他们原有心理图式结构的言语信息,促使学生原有图式结构顺应新的言语输人,从而不断构建新的语感图式,发展自己的语感能力。                                                               

语感能力表现为言语主体在多大程度上把言语对象纳入自己的心理图式结构之中,而语感能力的培养却决定于言语对象在多大程度上超出言语主体的图式结构的接受范围,迫使言语主体向言语客体转化。一般说来,超出的程度越大,言语主体原有图式结构受到的冲击越大,重组后新图式的更新程度也越大,语感能力的提高幅度也就越大。如果输入的言语信息小于或等于言语主体原有的图式结构,就只能产生同化,不能达到提高语感的目的。但如果输入的言语信息完全超出于言语主体原有的图式结构,二者形同陌路,没有丝毫瓜葛,既不能融合,也不能打破重组,既没有同化,也没有顺应,这样也不能实现提高语感的目的。因此,培养语感的关键在于“言语对象的内容与学生的语感图式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层面和方面,使二者有得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内化的可能,但又必须存在超出学生语感图式框架和范围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价值,才能实现打破学生原有图式结构、重组学生语感图式的目的。”

 从语感定义可以看出,主体对言语对象的直觉同化,不仅指对言语对象的表层语音、语义、语法的直觉同化,还指对言语对象的深层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人格修养的直觉同化,因此一个人的语感能力大致可分解为两种相互关联的判断能力,一是对言语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正误的判断能力(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气感等),二是对言语对象在内容上真伪与形式上优劣的判断能力(包括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人格修养、审美鉴赏等)。语感作为一种能力不是靠灌输生成,只能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由学生对言语对象的感受积淀而成。而感受只能产生于人们自身感受的实践,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感知“自己的实践”是语感得以生成和升华的唯一条件。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根据同化、顺应理论,下文从加强诵读实践和人文教育两方面来阐述帮助学生提高语感能力。

综上所述,“语感培养”的外延非常丰富,笔者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分析,了解中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要求,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和幸福感;通过校本研修,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为教师注入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动力;通过实验、论证,构建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生命化课堂”及一系列评价标准、教学建议;由课堂教学向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辐射,最终创建“优质高效、生命化课堂”教育教学体系;丰富、完善评价标准,形成能够促进师生自主成长、自我完善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课题界定                                                  

语感:

有人认为语感,就是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把语感过程解释为言语主体对言语作品的加工、言语对象最终融入主体言语结构的过程,把语感过程的终点定在言语主体认知结构的补充、优化直至重构上。笔者认为语感就是读者对语言材料的直觉的感受能力。                                                                              初中生语感培养的策略:

针对初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和语感培养的特点,找准二者的契合点,只有这样制定出的策略才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会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科学和现实的意义。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加强诵读的实践研究,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感能力,二是从学生的人文培养方面,构建学生的心理图式和情感图式。

五、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理清“语感培养的理念”;

2.总结提炼适合提高学生语感的理论基础,探索出促进“初中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3.构建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

4、构建关注培养学生语感的语文学科课堂。

(二)研究主要内容

1.针对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总结、提炼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学习、研讨,查阅相关文献,配合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研究,搭建两个平台,定期举行专题研究会、名师课堂,开展专题教育沙龙活动,形成共同愿景,确立研究主题。

2.设计题为《幸福瞬间》《重温幸福》《我的幸福瞬间》的三组调查问卷,分别调查、分析学生、家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期望和需求,初步构建语感培养的策略。

3.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围绕“语感培养的策略”基本要素进行实验分析。

4.针对学生成长需求逐渐探究促进儿童多元发展的课程体系及评价策略。

5.将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结集成册,形成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针对学校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确立研究主题。

2、文献资料法。

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吸收全国其它学校在文化经典诵读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整理、筛选,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古诗文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为我所用,使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更高的起点。

3、行动研究法     

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弘扬古诗文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七、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年3月—2009年5月)

(1)课题的提出。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搜集整理关于初中学生提高语感能力的有关讲座,明确语感培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2)撰写并修改完善本课题研究方案,形成正式研究方案。

(3)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4)围绕“你的语感你作主”设计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完善方案。

(5)制定传统文化校本化的课程纲要。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确定纲要。

(6)课题开题(6月1日)

(二)实施阶段:(2009年6月—2010年6月)

1、编制传统文化校本化读本。

2、成立实验班,初步确定初一(1)(2)班为实验班,以初一(1)班为主,吸收年级其他优秀学生组织成立诵读经典兴趣班,诵读活动全面开始实施。

3、搜集整理关于经典古诗词诵读的资料,组织诵读讲座,结合我校实际录制诵读示范带,早自习欣赏诵读。

4、开辟诵读感悟角

 实验班的学生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花坛中读书,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所和诵读方式。

5、按照诵读计划,实验班全面实施诵读计划。

6、举行课题研究展示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课题全面实施研究

具体有如下活动:

(1)开展专题讲座(每月组织一次)

把握好初中学生的特点,选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一些文笔优美的小说、散文等,学生愿意读,也易接受,经典的古典诗词没有散文、小说那么容易理解和接受,古诗词中越是典范作品越不能直接说理或简单抒情,它的隐藏性和学生的接受性之间有着较大的距离。教师有必要进行专题讲练,以提高学生解读、欣赏古诗文的能力。

(2)组织背诵古典诗词的语文比赛活动,由语文教师参加,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3)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①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为学生提供一首或一段古诗词,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②在情景导入时,有意识地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③每节语文课预备铃响教师准时进入教室组织学生开始课前五分钟的诵读活动。每次语文早读安排十分钟诵读时间,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加强诵读指导,开展活泼的诵读活动。让每天清晨的校园内充满朗朗诵读声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

①安排古诗词诵读比赛。

②古诗词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

③古诗词名句填空比赛。征集对联比赛。

④古诗词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

⑤诗词短剧表演。学生选择诗词作品或诗人故事编写出短剧,自导自演。先在班级表演,择优在学校大型文艺会演中表演。形式可多样,诗画结合、诗与音乐结合。

7、评估验收成绩

古诗文诵读必须注重实效,强调过程,注重评估。因此,必须关注学生的每一项活动、记录学生的每一个成绩、评价学生的每一份收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朝着活动的纵深发展。每个学生拥有一张古诗文诵读成绩卡,记载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成绩等。记载、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并按期向家长通报成绩。同时,将古诗文诵读成绩作为语文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工作保证了活动的持续、有序、有效的进行。评价有表层性评价、校本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

8、资料收集整理,建立档案。

9、课题阶段总结:

A)完成教学经验总结,写出高水平的教学方案评析。

B)整理日常收集的资料。

C)完成课题阶段小结报告。继续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

(三)总结阶段:(2010年6 月)

(1)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2)做好课题结题准备工作。

(3)迎接专家验收课题结题。

九、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本课题有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分工明确:

负责人:唐姗姗  女   32岁   中学一级教师    语文备课组长

参与人员:  唐宜宝  赵红花、徐安启、谭乐津、唐玉荣

 

(二)制度保障:

 成立课题研究保障制度

(三)经济保障

学校领导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十、预期研究成果:

1、形成关于《初中生语感培养的策略研究》的研究结题报告

2、形成诵读的校本读物《民族文化素养读本》。

3、课题研究成果集

4、学生作品成果集

5、音像资料(师生朗诵光碟、全国名家朗诵光碟、活动资料、校本读物朗读资料等)

(十一)实施条件:

1、学校教育科研基础好:学校已顺利结题多项课题,教师科研氛围浓厚,课题负责人自学了本科的全部课程,又着手攻读教育硕士研究生,有良好的科研工作能力。

2、学校的社会声誉好:教学成绩斐然,连续五年中考综合考名列前茅,学校已是潍坊市规范化学校。

3、语文学科成为我校的优势学科,语文中考成绩在全区遥遥领先,语文教师整体素质高,实验教师多次代表学校参加说课比赛。语文实验教师凭借现有的素质一定可以将该课题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