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教育学会《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专题组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感实践 > 语感教学 > 教案

教案

《咬文嚼字》语感教学案例

来源:语感教学课题研究中心上传时间:2017-01-03浏览次数:

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   李文华

  一、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正确处理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系。《咬文嚼字》作为高中生学习文学评论的首篇文章,很有难度,但文章涉及到的文学现象学生都能体会到,所以在老师的引导、示范下,让学生讨论品味文本的“咬文嚼字”,拓展探讨诗文中的“咬文嚼字”,通过诵读感知、比较分析、品味探讨、拓展深化,让学生在咬文嚼字中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咬”与“嚼”的快乐与成就。

  二、教学设想

  《咬文嚼字》是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一课,属于文艺评论,对高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预习引导很重要,在学案中让学生了解作者及文学评论的特点,要求学生找出例证并划出表明观点的句子。但本课教学的重点不在文章结构,而在“咬文嚼字”。通过诵读、品味,感受文字与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通过拓展,品析咀嚼诗文,培养文字敏感和习惯;通过练习,进一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感受“咬文嚼字”的乐趣。

  课堂流程分为四部分: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示例赏析,诵读感知;分析例证,拓展深化;课后练习,检验巩固。

  三、教学片段实录与点评

  片段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请人回答“咬文嚼字”的字典义。

  生:指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师:朱先生在文中的含义与字典义相同吗?

  生:不同。“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是朱先生的解释。

  师:很好。这是第三段中的一句话,齐读第三段前六句,分析句群间的关系。(齐读)

  生:在一、二段举例的基础上,第一句初步表明作者的观点;第二句岔开一笔谈“咬文嚼字”

  的词典义;第三句具体表明作者的观点;第四句谈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第五句谈咬文嚼字的实质与方法;第六句用双重否定句再次强调文字与情感的关系。

  师:分析简洁、准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第五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师:这是一个判断句,论点应该是一种观点或主张,你看三、四句是什么关系?

  生:哦,中心论点是第三句“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第四句是解释为什么,两者之间是观点与原因的关系。

  师:说得好。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举了哪些事例?

  生:郭沫若改《屈原》的台词,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王若虚改《史记》,他认为原文多了三个“石”字;韩愈和贾岛关于“推敲” 的故事;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套板反应。

  师:概括不错,内容全面,语言精练。

  (本环节通过字典义与文中义的比较,自然引出集中表明作者观点的第三段,并找出中心论点;五个事例的概括,既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使文章层次脉络基本呈现出来,为后面的品味鉴赏做好了铺垫。)

  片段二:示例赏析,诵读感知

  师:作者在最后一段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例子,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觉得作者是随便举例吗?请以第一例为例,谈谈你的理解与启发。

  生:郭先生认为“你是”句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你这” 句是坚决的判断。

  师:不错。朱先生接着举出《水浒传》《红楼梦》的例句,再次佐证,并进一步指出“你这”句还带有极端憎恶的情感。大家把这些例句读读,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点生读,点生评)

  生:茗烟骂金荣的假设语气读得不错,但杨雄骂潘巧云的憎恨、咬牙切齿没出来。

  师:你试试。(生读,赢得一片掌声。)看来,表面上只换了一个字,实际句式变了,表达的情感就变了。(板书: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郭沫若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成“你这革命家的风度”改得好不好?

  生:不好。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改成了一个短语,变成了半截话。

  师:可见郭沫若这样的大家用词斟酌很久,也有不妥当的时候,更何况我们呢!所以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一定要咬文嚼字,有一字不可放松的谨严。

  师:在我们学过的诗文中有很多句式用得好,因而很好的表达情感的句子。如《拿来主义》把文化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对待文化遗产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作者把他们比作三种人,还记得吗?“……是孱头;……是昏蛋;……是废物”,改成“这孱头,这昏蛋,这废物”好不好?

  生:不好。作者不是要骂人。

  师:对。作者在此只是判断三种态度,与后文的拿来主义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的目的不是骂人,而是刻画三种错误态度,只需“是”字句就够了。例外《故都的秋》开头有“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改成“来得清、静、悲凉”好不好?生:原句用排比句式使语气舒缓,更透出苍凉、伤感与落寞。

  (本环节通过教师示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解读文本;通过诵读,感知句式与情感的密切关系;通过拓展举例,进一步体会文字与情感的关系,并明白在读过的诗文中有很多可咀嚼的文字。)

  片段三:分析例证,拓展深化

  师:第一例我们一起解读了文本,明白作者从哪个角度来论证,接着进行课外拓展。请大家按照这个步骤,四人小组讨论余下例子,代表发言。

  (以下选取有代表性的发言)

  生:我们谈第二例,王若虚把《史记》的一段文字改简洁了,但改得失去了原文的意味。原文中“视之,石也”的惊讶没啦,“终不能复入石矣”的惋惜无奈也不见了。

  师:很有见地,你把原文读读,读出你刚才分析的语气和感情。(生读,读出了惊讶与无奈)

  生:我想起了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六字叠词改成“寻觅,冷清,凄惨”就完全失去原文那种徘徊低迷、婉转凄迷的意味。

  生:陆游的《钗头凤》有“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上下阙都以一个字重叠三次收尾,既简洁又繁复,奔涌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但又不是一泻无余,到底谁错了?让读者去体会。“莫,莫,莫”包含多少爱恨痛怨,但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

  生:顾城的一首诗《生活》就一个“网”字。太精辟,让人引发无尽的联想,生活就是一张网,你就是网上的一个结,无论你愿意与否,你就是纵横交错中的一员。

  师:太精彩了,大家的拓展从古到今,有繁有简。所以繁和简不存在哪好哪坏,运用时应是各尽其宜,各尽其妙。

  生:我谈第三例,“推敲”的故事告诉我们,二者在意境上有区别。“推”仿佛是月夜访友,显得热闹;“敲”是步月归寺,显得冷清。朱先生认为到底哪个字用得好,要看作者需要表达哪种意境,不存在高下之分。

  生:唐代齐己和尚拿着《早梅》一诗去请教郑谷,郑谷把“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改成“一”,并说“数”不能体现早梅的早。齐己非常佩服,称郑谷为“一字之师”。

  生:高尔基的《丹柯》有“忽然他用手抓开了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他自己的心来,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抓、拿、举”三个动词用得好,“抓”迅速、果断,“拿”轻描淡写,“举”果断、真诚,三个动词突出了丹柯一心为着族人而牺牲自我的精神。

  师:很好,拓展有中外诗歌、小说,说明同学们阅读面广,思维活跃。

  生:我们组谈联想意义。作者认为联想意义游离、个别、不易控制,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苏轼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就比“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丰富、有蕴藉。

  师:怎么丰富、有蕴藉?你尝试着描述一下。

  生:泉水清冷,茶香缕缕,月影朦胧,作者用泉水、清茶、月亮营造了一个清新、朦胧、诗意的境界。

  生:我想到了徐志摩的《沙扬拉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把日本女子比作水莲花让人生发无尽的想象。身着和服的女子弯腰鞠躬,就像凉风吹拂下颤动的水莲花,柔媚、娴静、纯美。

  生: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纯粹的意象排列,但这些深秋时节的景物,营造了一个荒僻、萧瑟、凄凉的景象,让客居他乡的游子痛断肝肠。

  师: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这样的意象,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与情感,引人无限联想。

  生:套板反应是懒于联想,不愿创新的结果。古代有八股文,现在我们的应考作文开头、结尾,各来一段排比;中间三段,三个分论点,论据涉及古今中外,这就成了新八股。话题作文的题目可以用“让……开花” 来套,如:让理想开花、让拼搏开花、让合作开花……。

  生:自古感叹人生短暂的诗文或豪放,或忧郁,而小沈阳对人生的感叹通俗形象,让人忍俊不禁“人这一生其实可短暂了,有时候一想跟睡觉是一样一样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这是典型的不拘泥套板的通俗语言。

  师:巴尔扎克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蠢才。” 我们的阅读与写作就是要打破套板,善用联想,做创新的天才。

  师:由五个例子的解读和拓展,我们知道朱先生在第八段说“随便举几个例子”,只是谦词,前三例从文字修改的角度比较着谈,后两例从联想的角度正反来谈 ,把复杂、深奥的文学现象谈得浅显、形象,这就是大学问家的功力。

  (本环节让学生仿照例一先解读文本、后拓展。学生思维活跃,很容易架空文本直接拓展,因而先解读文本,让学生学习朱先生的论证方法、论证角度,领会朱先生具有独创精神的咬文嚼字,在此基础上的拓展才不会流于表面,才能真正从骨子里学习朱先生的咬文嚼字)

  片段四:课后练习,检验巩固

  师:苏小妹考苏轼和黄庭坚,要求在下面诗句的空格处各填一个字。你也试试,并说明理由。

  清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本环节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在争鸣中理解文字传达的意境,感受咀嚼文字的快乐。)

  四、同行评价与教学反思

  本课结束后,区教研员和语文组教师进行了点评,大致归纳如下:

  1、选题具有挑战性。公开课、竞赛课一般会选择散文、诗歌、小说等,而选议论文,特别是文学评论需要勇气、胆略,更难能可贵的是把议论文教学与诗词教学结合起来,使得枯燥的文论课生动活泼。

  2、正确处理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预习、引导、示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有例可依,有法可学,在诵读、品析、讨论、练习中,既自主,又合作,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即通过语言表象,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思想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咬文嚼字的快乐。

  作为一节公开课,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有很多惊喜,很多收获,也留下一些遗憾。一是受时间制约,学生诵读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通过诵读来比较意境、情感的变化;二是学生尽兴拓展不够,虽然学生的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但只能让代表发言,其他人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教然后知不足,这些遗憾将成为我努力的动力,力争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