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教育学会《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专题组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感流派 > 语感理论 > 洪学理论

洪学理论

五步教学法 洪镇涛

来源:语感教学课题研究中心上传时间:2017-03-04浏览次数:

五步教学法

洪镇涛

 

    “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就不可能站在时代的前列。”洪镇涛在他的教学后记中写道。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孔予、老子、庄子、朱熹、孙中山……这些中华民族的理论巨人。今天的教育改革首先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践家,也需要善于科学地思考,善于把握规律,善于理论概括的理论家。能将这二者集于一身的就是完全的教育改革家。

    面对古代的圣贤、先哲和近代、当代的蔡元培、陶行知、夏丐尊、叶圣陶这些教育家,我们岂能仅仅是“高山仰止”?作为他们的后人,应当是仰而效之,仰而超之,这才无愧于作他们的后人。

    他最近又把西方和苏联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尤其是曾被中国教育界奉为经典的教育学——凯洛夫教育学作一番涉猎(他在北师大早已学过),不禁感慨系之!有哪一家的理论我们是可以照搬不误的呢?

    还是把目光收回来,放在今天,放在我们自己身上吧。

    “我常常想,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洪镇涛的思维此时又在理性王国的广阔空间漫游,这是他的习惯。每当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他爱作这样的漫游;或晨曦初露,默立校园时,他爱作这样的漫游;甚至下课铃响后的十分钟,他的思维也会倏地一展双翅飞向理性王国的天空,采一片云霞,欣然而归,然后,写成“后记”、“心得”之类的文字,酿成自己的琼浆。

    “这固然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标准,可以作出各种各样的回答,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应该看这堂课能否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办到了这一点,就成功了一半。”学生的学习状况是衡量一堂课的根本标准,他认为。

    “怎样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当然可以举出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我觉得只有对教学结构进行彻底的改革,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教学结构的改革,才是一种根本性的改革,这是洪镇涛得出的逻辑结论。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其顺序。一定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凯洛夫把‘课分为综合课、传授新知识课、独立作业课、巩固知识课、检查课五种类型。对五种课型又规定了具体的教学结构。上述五种课型及教学结构都是围绕“传授知识”这个中心来确定的,是与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目的相适应的,因此,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虽然也需要课堂答问、做练习等学生的活动,但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起着强化知识传授的作用。这种教学结构,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从培养学生的智能出发,我们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字上,要建立一个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要方式,以思维训练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结构体系。”

    “变讲堂为学堂”,新的教学结构体系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下面是洪镇涛设计的教学结构(简称五步教学法)。

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尝试

    近年来,为了培育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建立了一种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要方式,以思维训练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提示、设问

    教读课文,有时老师事先要作一点“提示”,或指明学习目的,或介绍文章的背景及作者的情况,或提出自学的要求,或指点自学的方法等。要言不烦,目的是帮助学生自学,把学生引上路。

    引导学生自学,教师还常常采用设问的方法,即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紧扣文章的思路提出来的,是教学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的具体目标。这种思考题,有时是教师直接提出来的,有时则是教师把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纳后,择要提出来的。不管哪一种情况,目的都在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二、阅读、思考

    在作了简短的提示和提出思考题以后,就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寻求答案。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生读书的方法,训练学生看书的速度,提高读书的质量。一般采取默读的方式,但对那些感情浓烈、逻辑性强而篇幅又不长的诗歌,抒情散文及某些议论文,也常常采用朗读的方式。

    为了扫除自学障碍,为了在课堂上让学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有关纯知识性的东西如一般词语的解释,某些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简历及其他必要的注释性的材料,教师采取印发讲义的办法或讲述的办法,直接“端”给学生。当然,有些知识性的问题,也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或查阅资料去解决,但在这方面不能耗费过多的时间。

    三、讨论、切磋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了课文以后,必然产生一种要发表意见、要相互交流看法的欲望,这就要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相互切磋,让学生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这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环节。从想到说,把想到的说出来,是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过程。抓住这个过程,就把发展学生的思维与发展学生的语言结合起来了。

    四、归纳、总结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对自学所得予以归纳、总结、深化、提高。在教学中往往是边讨论、边归纳,而且多半是师生共同活动。为了使学生的认识系统化,教师有时作一些点拨式的讲解。它是在学生动了脑筋的基础上讲的,有的放矢,学生自然会高兴听。

    五、练读、练写

    这里所说的读写练习,是指在读懂了课文、弄清了问题的基础上,专门进行的属于巩固、提高性质的练习。“读”,主要是指朗读。学习语言优美、形象性强的抒情散文、诗歌、小说等,篇幅短的全文读,长的挑选重点段落读,让学生通过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作品中塑造的生动形象,深入领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再如学习语言犀利、逻辑性强的论说文和杂文,也要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进一步感受文章的逻辑力量,辨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对于精彩的课文(或段落)还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些语言材料。“写”,除了字、词、句、章的一般练习外,还包括结合课文内容的作文,如改写、缩写、读后感以及能借鉴课文内容和形式的命题作文。

    上述教学结构,把师生的活动融为一体,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善了教与学的关系。这种教学结构,以思维训练为中心,把学—思—辨—用,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的训练统一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样的教学结构,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重要地位,给学生以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这样的教学结构,摒弃了琐碎的讲解,将少了无效劳动,因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加快了教学进程。

(《语文学习》198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