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 徐云知
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
【摘要】: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是近20年来语文教育界研究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也是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的回顾和进一步的探讨,对促进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特别是正在逐步兴起的语感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语感及语感教学出现的背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近20年来语感及语感教学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对语感的本质认识模糊、对语感形成机制的解释缺乏立论依据、对语感教学尚存在分歧等问题,由此引出对语感的本质、语感的形成机制及语感教学问题的深入探讨与研究。第二章语感的本质和特点:语感的本质是一种个体的言语经验,是个体在其生活中进行言语活动的产物。语感是指对言语活动进程和方式或自发、或自觉地直接起稳定的快速的调节控制作用的个体心理特性,即能力,心智技能是语感的核心。语感作为心智技能具有敏捷性、整体性、网络性、模糊性与明确性、情感性等特征。第三章语感的形成机制: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表征方式和作用的分类,探讨语感作为一种心智技能是经过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与掌握阶段、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阶段、程序性知识的自动化阶段形成的,它是言语主体主动建构的结果。第四章语感的类型:语感的类型有很多种,根据言语主体与言语内容的关系可分为表达型语感和理解型语感;根据言语主体对言语材料的认知可分为内容语感和形式语感;根据言语的表达方式可分为分寸感、和谐感与情味感;根据语感的层次可以将语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语感或自动化的语文信息加工能力、深切的审美体验能力和人格的自我塑造能力。第五章语感教学:语感教学是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言语形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多方位、多层面的语感训练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语感教学的核心是培养语感。语感分析和语感实践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语感心智技能语感教学程序性知识直觉思维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H19
【目录】:
· 中文摘要2-7
· 引言7-8
· 第一章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的发展8-28
· 第一节关于语感本质的界定8-10
· 第二节关于语感形成机制问题的研究10-16
· 一、语感中介说10-12
· 二、语感内化外化说12-13
· 三、语感转换生成说13-15
· 四、语感内外驱力说15-16
· 第三节关于语感教学问题的研究16-28
· 一、语感中心说16-20
· 二、语感训练说20-26
· 三、简析两种语感教学观点26-28
· 第二章语感的本质28-39
· 第一节对语感本质的界定28-33
· 一、语感的本质是一种能力28-32
· 二、言语活动与语感——语感是在主体的言语活动中产生的32
· 三、语感的基本结构——语言知识和心智技能32-33
· 第二节影响语感的因素33-39
· 一、语境33-35
· 二、心智技能35-36
· 三、言语活动过程中的主客体互动36-37
· 四、知情意行37-39
· 第三章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39-55
· 第一节语感形成的基础39-49
· 一、对语言和言语的感知与理解39-44
· 二、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构成要素44-45
· 三、直觉思维是语感产生的必要前提45-49
· 第二节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49-55
· 一、三种知识概述49-50
· 二、语感的形成50-55
· 第四章语感的类型55-62
· 第一节理解型语感和表达型语感55-58
· 一、理解型语感及其功能55-57
· 二、表达型语感及其功能57
· 三、理解型语感和表达型语感之间的关系57-58
· 第二节内容语感和形式语感58-60
· 一、形式语感58-59
· 二、内容语感59-60
· 第三节分寸感、和谐感与情味感60-61
· 一、分寸感60
· 二、和谐感60
· 三、情味感60-61
· 第四节语感的层次类型61-62
· 一、初级、中级和高级语感61
· 二、语感能力的层次类型61-62
· 第五章语感教学62-76
· 第一节关于语感教学的基本问题62-66
· 一、语感教学的本质62-64
· 二、语感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64-65
· 三、语感教学应处理好的两个关系65-66
· 第二节语感教学的核心——培养语感66-71
· 一、语感实践66-70
· 二、语感分析70-71
· 第三节语感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71-76
· 一、语感培养要结合汉语的特点进行71-73
· 二、语感培养要结合语境进行73
· 三、语感培养要以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习为基础73-74
· 四、注意生活经验的积累74
· 五、鼓励联想和想象,激发情感74-75
· 六、语感教学要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75-76
· 不是结语的结语76-77
· 附录1.77-81
· 附录2.81-85
· 参考文献85-90
· 后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