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教育学会《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专题组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感实践 > 语感教学 > 教案

教案

读中国故事,品叙事智慧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学弈》课堂实录及点评

来源:语感教学课题研究中心上传时间:2021-10-28浏览次数:

读中国故事,品叙事智慧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学弈》课堂实录及点评

执教:尹 烨   点评:刘利平

 

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师课前板书课题:学弈)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羿。

师:题目是什么意思?学——

生:学习。

师:弈——

生:下棋。

师:下的是——围棋。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着课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师范读完毕,生鼓掌)

师: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注音,自由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小故事呢?(师板书:故事)

点评:读课文时,要求明确。

师:下面让我们到课文中一起来探索发现吧。学习文言文,仅仅能正确朗读还不够,我们还要读懂意思。现在请大家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出节奏。

师:请XX来读。(生读)

师:不错,读得流利、有节奏,请你说说这两句是怎么读的?

(大屏幕出示)思援弓缴而射之

生:从注释中,我发现援是拉,弓缴是弓和带绳子的箭。所以应该读“思/援弓缴/而射之”。

(大屏幕出示)为是其智弗若与

生:通过注释10,我知道“为”是因为,“与”是语气词,表示疑问,意思是是因为他的智慧不如另一个人吗?所以应该读“为是/其智弗若与”。

师:很好。同学们能充分借助注释读好文章,请你们齐读课文。

点评:以上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学生理解题意后,教师采用示范读、自由读、个人读、集体读等多种方式朗读,从而强化了学习文言文的最基本的方法——诵读,使学生身临其境。以赞赏肯定的语气注重对学习方法如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指导。在对课文有了一定理解后,教师抛出“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小故事”的问题,以此为线索整体感知课文,进一步将诵读训练的过程变成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过程。

二、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师:读好了课文,我们继续探索故事,故事里都有些什么人物呢?

生(齐):弈秋、其一人、一人。(师板书:弈秋、其一人、一人)

师:弈秋是谁?

生:通国之善弈者也。(师板书:善弈)

师:弈秋,秋是人名,因善于下棋——

生(补充):所以人称弈秋。

师:你能找出两个人表现的句子吗?

生(齐):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大屏幕出示)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同学们,这句话“虽听之”中“之”指——

生:弈秋的教导。

师:“思援弓缴而射之”的“之”指——

生:鸿鹄。

师:同学们对课文意思很熟悉。“听之”,听的是弈秋的教导;“思……之”,想的却是鸿鹄。我们说这“一人”是——

生:三心二意。(师板书:一人   三心二意)

点评:抓住典型,品读揣摩。

师:同学们再看看文中插图,说一说,“一人”他是怎么学习的?

生:虽然这个人也跟着一起在学习,端着棋盒,但是他的目光和心神早就被天上高飞的大鸟吸引走了,他在想我要是拉动弓箭,准能把它们射下来,到时候一定要在朋友们面前好好炫耀一番。

师:讲得清楚生动!而“其一人”呢?

生: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大屏幕出示)其一人专心致志(之),惟弈秋之为听。

师:同学们,我们给句子加上“之”,读读看。(生读完毕)

师:“专心致志之”中的“之”是——

生:弈秋的教导。

师:“惟弈秋之为听”中的“之”还是——

生:弈秋的教导。

师:所以我们发现了:这位学习的人,他全心全意于弈秋的教导,也只听弈秋的教导。我们说他这是——

生:一心一意。(师板书:其一人 专心致志)

师:现在同学们再结合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其一人”是怎样学习的?

生:他一手执棋子,一手托着腮,眉头紧皱,全神贯注地看着棋盘,认真思考弈秋提出的问题。随时查看身边摊开的竹简,找寻破棋局的方法,一心只想着弈秋的教导,学习下棋。

师:既然“之”代表了这些意思,我们把它的意思清楚地写出来,放在文中,大家读读看好吗?

(大屏幕出示)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的教导为听;一人虽听弈秋的教导,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鸿鹄

生:不好。不够简洁,读起来不顺口。

生:感觉非常直白,而且没有文言文的味道了。

师:是呀!三个“之”字简洁但含蓄而丰富,请同学们读出它的上连下接,一气呵成。                       

师:那么他们的学习结果如何?

生(齐):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师:请你们学着上面的方法,自己来体会这句话的“之”。

(大屏幕出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生:“与之俱学”中的“之”是“他”,专心致志的人。“弗若之矣”中的“之”是“他”,专心致志的人。

生:两个“之”都是代词。

生:很简洁明了,我们都读懂了。

师:那么产生两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是智力不同吗?

生:非然也。不,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师:刚刚大家连忙否定回答,不是这样的……那是因为什么呢?相信同学们心里已经有答案了。读懂了这个故事,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生: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学生下棋。一个人全心全意地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心里总想着有大雁鸿鹄飞过来,看着天空,想要把它们射下来。两个人虽然一起学习,但是学习的结果很不一样,三心二意学习的人远不如专心致志学习的人。这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不同吗?不是这样的!

点评:以上是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学生在整体感知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从故事的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深入理解文章,通过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的运用来品读文章,并做到诵读与其他基础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三、探究道理,读出智慧

师:中国人爱讲故事,那么这篇课文,仅仅只是一个故事吗?

生:不是,孟子讲故事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师板书:道理)

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告诉我们下棋、学习、做事都不能三心二意,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才能成功。(大屏幕出示)

孟子曰:“无惑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师:这则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后人所加的。瞧,这后面便是我们课文了。让我们结合翻译,来读读前面讲了什么内容。(生读文思考)

师:原来,最初孟子讲故事是为了表达他的为政之道。其实,孟子用小故事作为事例,说明的不仅仅是下棋、学习、做事、为政,他想告诉我们的是——

生:不论做什么事情,三心二意不会有好结果,专心致志才会成功。

师:说得真好,你们真是孟子的知音。同学们,这篇文章讲了道理吗?

生:没有。

师:没有讲道理,我们却又读懂了它的道理。那么课文是怎么讲这个道理的呢?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个故事。

师:刚刚在讲述道理中,我们发现主要是两人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不同,弈秋的介绍完全可以去掉,这样故事更加简洁,可以吗?

生:不可以。开头这一句点明了弈秋这位围棋高手的地位,这就是大家找他学下棋的原因,是故事的起因,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生:我想补充,平常我们总说,“名师出高徒”,按照故事的发展应该是两位学生都学有所成,大有成就,但是后面却不是这样的,情节有了转折,引起我们的思考。

师:在学习过程中,分别写了两个人的表现,那将他们交换位置,可不可以?

(大屏幕出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生:不可以。与后文“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不是同一个主语了,语意不连贯了。

生:不可以。作者写两个人学习表现的不同是为了强调后面一个人,也就是不认真学习的人。孟子想要对君王说的是,君王您不要三心二意,对大家说做任何事也不要像他这样心不在焉。

师总结:孟子与君王相处是十分谨慎的,他把道理融入到故事当中,以“弈秋”为起因,把两个人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对比,最后以一个问题“为是其智弗若与”引发我们的思考,在结尾也不直接回答点破,隐晦地说明自己的观点,向我们传递道理。这不就是中国故事里的智慧吗?

点评:以上是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实践语言,习得语感。顺着最初“文章讲了一个什么小故事”的线索,本教学环节继续追问“这篇课文仅仅只是一个故事吗”,进而达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这篇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这也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生在不断探索和理解中发现课文不仅仅讲了故事,还讲了道理。教师运用语感分析法中的调一调、联一联去挖掘“文章没有讲道理,却一步步地传递道理”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对比地、细腻地说明观点的。

 

四、梳理脉络,积淀语言

师:我们再来看课文,全文虽然都是用的句号,只有一个问号,但是实际上文言文也是有语气的。而它的语气是通过它的语气词实现的,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为是其智弗若?曰:非然

师:如果删掉这些语气词,你们读一读,说说感受。(大屏幕出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为是其智弗若?曰:非然。

生:读起来没有情绪,没有文言文的味道了。

点评:对比朗读,读中品味。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不可缺少的语气词,同学们认为这里分别是什么语气?全国最擅长下棋的,语气是——

生:一种肯定的、夸奖的、赞美的。

师:读出对他的褒奖,读出他的优秀,读——

师:远不如他啊,语气是——

生:一种感叹的,这是一种可惜的。

师:读出他们差距之大,读——

师:“与”是疑问语气词,语气是疑惑的,同学们可以提高声调或重读的方法读出反问。读出你内心的不解,读——

师:“非”是否定,比肯定的句子所表达的情感还要强烈。读出你的话中有话,读——

师:那么现在同学们能否把这些语气加进去,再来将课文生动地读一读。

(生齐读)

点评:指导朗读,具体到位。

师:最后我们带着今天的学习和理解,借助表格,背诵全文!

(大屏幕出示表格)

点评:以上是教学的第四个环节: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文言文是精粹语言,在教学中应该做到有意识有计划地积累语言,积淀语感,而朗读和背诵是重要手段。在本课教学中,从多种整体感的朗读到比较揣摩的细节品读,再到朗读中梳理文章的层次、把握全文的脉络,都有助于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当堂背诵,进行文言积淀。

 

[附]板书

    学弈              故事

弈秋           善弈

 

其一人         专心致志

                                                  道理

一人           三心二意

 
 

 

 

 

 

 

 


总评:

《学弈》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二则》中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五句话,虽不足百字,却把两个人学弈的过程写得清楚,道理说得透彻。

它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后面系列篇章的基础。尹老师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论说类文章常见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不仅要敢于表达自己观点,还要有理有据地论证观点。落脚到这则文言文,其观点就暗藏在课文之中,即“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课文巧妙地举出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观点。此节课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体验,透过现象看本质;课文短小精悍,学生乐于学习和积累,为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桥梁。

一、注重朗读训练,落实学生语感实践活动

洪镇涛先生说:“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言教学的要领。”尹老师讲课,课堂上做到了充分地读。首先,教师有示范性地读,有感情的朗读给学生留下了文言初感受。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层次性地读,从正确流利——字正腔圆、有节奏——加上语气、情味盎然地读,读出了文章中的语气、语调、节奏,表达出了文章中内在的情绪、气氛和感情。此外,教师把读书和品味语言结合起来,边读边品,边品边读,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两者融为一体中去引导学生体悟性地读,探究性地读,把朗读训练的过程变成对文章或作品深入理解的过程,做到了朗读与其他基础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课堂上书声琅琅,引导学生当堂背诵课文,学生在层层递进的学习中丰富了文言语感,感受了文言情味,进行了文言积淀。

二、注重把握思路,提高学生语言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的主要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贯串其中的思维能力。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有效的提示和设问。“问题”是沟通文本、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好的问题要有引导性、思考性和挑逗性。“问题”提得好,师生才会在和谐的、饶有兴趣的氛围中进行对话。“探究道理,读出智慧”这一部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难在悟明“道理”。因此,在学完故事后,教师提问:中国人爱讲故事,那么这篇课文,仅仅只是一个故事吗?直觉告诉学生,课文原来是“讲了一个道理”。那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呢?这时候,教师顺势出示《孟子·告子上》中《学弈》的原文,让学生明白:孟子用小故事作为事例,说明不论做什么事情,三心二意不会有好结果,专心致志才会成功。

但是,教学并没有止步于此,教师继续追问:这篇文章中直接讲了道理吗?学生纷纷摆头,说“没有”。但这只是感受,不是理解,于是教师进一步问:那么课文是怎么讲这个道理的呢?进而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严密的脉络和表达的奥秘:故事中先介绍奕秋,再讲述两人不同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且是“其一人”在前,略写;“一人在后”,详写。最后教师小结:孟子与君王相处是十分谨慎的,联系全文五句话,我们发现他把道理融入到故事当中,以“弈秋”为起因,把两个人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对比,以一个问题“为是其智弗若与”引发思考,在结尾也不直接回答点破,隐晦地说明自己的观点,向我们传递道理。用事例发声,这不就是中国故事里的智慧吗?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把问题组成一种教学系列,构成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用问题牵引,启发诱导,点评引申,引领学生逐步登堂入室,思维的收放整合,这不也正是语感教学里的智慧吗?

三、注重语言学习,培养学生语言领悟能力

除了读,课堂上还进一步品。品什么?怎么品?教学中,采用“加一加”的方法,原文加上了“之”字后,两处的一一对应,有了更明显的对比,让学生品读出文本中暗藏的逻辑感,感受了文本丰富的意蕴;采用现代词汇代替“之”的“换一换”,尤其突出三个“之”字简洁但含蓄而丰富,文本上连下接,一气呵成,学生们体会到了文本流畅的表达;采用“调一调”句序的方法,在比较中,学生鉴别出“其一人”的“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作反衬,实则强调“一人”的“三心二意”,发现放在前面的是陪句,放在后面的是主句,探究了文本鲜明的主旨;采用“联一联”全文五句话,学生把文中“故事起因、学习经过、学习结果、原因判断”理清楚了,从而更好地理解了全文的内容,明白了孟子就是这样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事中见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梳理了文本严密的脉络。同学们进一步还品读到文言文中有时不直接讲出自己的意思,而措辞婉曲,其中所富有的含蓄美。教师抓住文中的语气词,采用“减一减”的方法,学生删去这些语气词读一读,再按原文读一读,通过这样的品读比较揣摩,学生可以从直感中体察文章的语气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引导学生将文本细节之处挖掘出来,借此引导学生完成对文言文的品读。往往文章的精采笔墨,在句式上有意变化的,在结构上牵一发动全身的,在表达上若隐若现的……都可成为品味点,让学生比较、体悟、鉴别,品出“味”来,产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不知不觉夯实了学法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中把握了文言的特点,领悟到了语言运用的妙处。

( 执教:尹烨,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教师。点评:刘利平,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教师,高级教师,东湖高新区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