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教育学会《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专题组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感课题 > 课题流程 > 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东湖升华:《小学中段语感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汇报

来源:语感教学课题研究中心上传时间:2021-11-01浏览次数: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升华小学

《小学中段语感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汇报

一、我们的课题

(一)研究背景

部编本教材的普及,教师对于“语感”认识不足,课堂上过多的理性分析,削弱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最基本的感悟,我校学生多是留守儿童的实情,因此,在我校探索实践更适合偏远地区学校语感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语感运用能力,增强阅读面与阅读速度,能使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从而真正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研究目标

1.通过问卷等方式调查师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了解学校师生语感现状问题;

2通过探索对不同文体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通过语感训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语感能力,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三)研究内容

1.根据师生教与学语感问题,设计制相关问卷,了解教师语文教学语感培养需求和学生语感锻炼需求;

2.对语文不同文体代表作进行实验课研讨,形成经典案例;

3.设计适合我校学生阅读的记载本及评价机制;

(四)创新点:

1.立足校情,探索适合边远小学学生语感培养的策略;

2.整体架构,依据不同文体样式,寻找适合小学中段的语感教学策略,为新课改打下基础。

二、我们的做法

(一)文献集中学习,提升理论知识

我校课题组集中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洪镇涛和青年教师谈语感》初步知道语感基本定义,以及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系统总结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从本校实际出发,旨在构建有效的语感教育运行机制、形成合理的语感教育策略。

(二)借力专家报告,启发教学智慧

我校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区级语感研训,聆听专家智慧,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形成语感教学预策略。同时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潘海燕教授“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指导下开展语感课题教研。

(三)设计调查问卷,立足实情研究

通过数据的分析,综合来看,我校教师、中段学生语感认知意识有待提高。教师培养学生语感方法单一,形式不丰富。其中阅读方面,学生喜欢阅读但是缺少一定的阅读方法指导,形式上孩子们更喜欢口语表达方式提高语感能力,这对于今后语感培养实践策略指明了方向。

(四)围绕课堂教学,形成经典课例

根据教师教学的困难点,对古诗教学、习作教学、状物描写、长篇课文四种不同文体代表作进行实验课研讨,形成经典案例。2019年5月陈彬执教《寻隐者不遇》该课以预习古诗、了解作者为前置任务,课中以看图说话、情景展示来理解古诗,提高学习兴趣,课后鼓励学生手绘古诗插画,增强学生想象力;艾时强执教的《给老师的自画像》从审题指示灯、思维拓展馆、写作顺口溜三步层层递进教会学生如何写人,如何筛选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特征;李美玲执教的四年级《“诺曼底”遇难记》通过梳理事件,实现长文短教,选取经典场景,创设情景,美文诵读,让学生感受到杰克船长的舍已为人的伟大精神,课堂上书声朗朗;明芬执教的《故乡的杨梅》由师生品味杨梅到仿造课后写一颗狗屎糖,有辅到放;周陈成执教的《蝉》从找中心句,抓关键词,教会学法,自学质疑蝉性;水蒙萌执教《江南春》巧妙利用“三单”让学生会说,敢说,一步步体会到江南春天的美丽。逐步形成《小学中段古诗词语感教学课例》《小学中段习作教学语感教学课例》《小学中段状物类文本语感教学课例》。

(五)完善阅读机制,激发阅读兴趣

这几年我校不断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借力社会资源,丰富图书种类。此外我校逐步建立每天阅读30分钟机制,同时专门设计教师阅读笔记手册和学生《悦读心语》,不同学段不同标准,不动笔墨不读书,旨在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勤读善思的习惯,在广度上培养学生语感。

(六)建设诵读机制,培养语音感

师生同背经典,多种诵读方式增强学生语音感,同时各学段举行不同的语文学科活动,如高段同读一本好书、中段朗读者、低段故事丛林会、亲子朗读等学生们兴趣浓厚,大方展示,秀出风采。

2020年疫情期间陈彬、周陈成老师主持的向日葵广播站、锦葵之声,疫情期间师生不间断通过朗读传递能量,学生在聆听中感受与发现汉字语音魅力,朗读中理解与传递汉字的意义与情感。

(七)提供展示平台,激发习作兴趣

每一篇习作从内容和书写两方面设立五星级评价,让学生对习作评价认识更加具体可观,便于进一步修改完善。此外,抗疫期间,鼓励孩子们写武汉伢的抗疫故事,已整理印刷成册;将小练笔与节假日结合,锻炼语言输出能力。利用微信公众号、美篇编辑学生优秀作文,在班级群与家长群分享点赞,学生的习作能力整体上有了显著提升,语言更加细腻,情感更加真挚。

三、我们的结论

语感是指学习者对语言(汉语)的感受能力,来源上包括输入型和输出型语感。新课程改革,新教材的使用,教学中我们越发感到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而语感不只是我们凭感觉,它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策略性。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师生所耗时间长,精力多,有效时间内我们要最大化发挥教材价值,挖掘合适素材,致力于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提高语文学习效能。经过实践研究得知语感提升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课前任务驱动,触发语感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前任务单,包括“我会读”读词语、句子、重点段落,不会读的查字典借助拼音,扫清字词基本障碍,反复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语感,反复练习中对文章逐渐熟悉;“我知道”了解写作背景,奠定诵读氛围,明白朗读基调。此外,还要设计评价部分,家长、学生个人为自己诵读星级打分。

(二)课中品味赏析,生成语感

    语感的培养重要的是对语言的敏锐性,我们要利用好课堂阵地,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素材,通过比较与辨析,语境感知,输出运用反复诵读、美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敏锐度,让学生通过语文要素的学习,感悟不同语言的不同魅力,逐渐生成高级语感。

1.品味与赏析,领悟语言感

     教学中结合不同文体特征,从关键句子入手,结合学生生活经验,采用换词比较、语序调换、词语增删方法,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性,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受语言材料的组成,培养语感能力。

2.语境模拟,唤醒生活经验

语言素材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教学中要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拟文中人物的动作、语气朗读,从整体表达、修辞、标点符号上来看语言是否合适,情感上是否具有美感,从读文本到读作者的文本,再到读自己的文本,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3.写作与输出,提升运用力

新教材十分注重读写,通过阅读输入,学生在理解、想象的基础上写作输出,采取仿写、续写方法,巩固语言材料的积累,习得新语感的方法。

(三)课后拓展延伸,积淀语感

1.阅读与分享,拓宽知识面

语感具有直觉性、整体性、联想性、创造性 。新教材上的阅读量的增加,从精读到略读,都需要我们引入由一篇文本到多篇文本,或者同类型文本,建立整体、比较意识,体会不同文章的语感,同一主题不同方面的语感。从鄂教版到部编版,我们不难发现阅读量的增加与阅读面的拓宽,学生的语感能力与阅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语感能力的培养需要阅读量、阅读面、阅读速度的提升,有了一定的阅读上的输入与输出,学生的语感自然而然得到了提升。一学期每个班级共读至少一本书,来源于课本的快乐读书吧,通过做小报的形式分享,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聆听与诵读,培养语音感

 文字本无声,声音来传情,朗读对学生语音感、语义感的培养作用不言而喻,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朗读,需要学生揣摩词句、领会意境,发挥联想与想象,在头脑中再现作者在文本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在记忆中唤起已有的类似的生活经验,模拟文中人物的动作、语气朗读,从整体表达、修辞、标点符号上来看语言是否合适,情感上是否具有美感,从读文本到读作者的文本,再到读自己的文本,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只有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才能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四、我们的成果及成效

1.学校阅读氛围浓厚,班级校级读书活动形成常态。

2.通过2018、2019、2020、2021三年的语文成绩比对,优秀率、及格率不断提升。

3.教师在古诗教学、状物教学上明晰方向,其中陈彬《寻隐者不遇》送交到罗田希望小学,水蒙萌执教《江南春》获得武汉市特殊教育教学比赛一等奖,李明菊论文《小学语感五部教学法及案例书写》在《湖北科技学院学报》上发表,周陈成语感论文《后疫情时期小学高段语文语感提升策略实践》荣获区级一等奖,艾时强论文《重语感文献学习明研究内涵方向》在区级语感刊物上发表,明芬课例《故乡的杨梅》多次获得好评。

五、我们的方向

1.在《悦读心语》的基础上,完善阅读评价机制,

2.在光谷六小、十八小、三十二小、龙泉小学课例研讨推广,辐射更广泛。

3.在P6学区深入语感学习,持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