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海:在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信息化背景下的大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信息化背景下的大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在这春意盎然的大好日子里,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了!这是语文教育界的一件大喜事,更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福音!因此,谨表示诚挚的祝贺:祝愿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在学校的领导和晓苏主任的直接运作下,大展宏图, 蒸蒸日上!
我来自语文教学的第一线。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也许各位大家未必清楚地了解。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1998年第3期)《北京文学》发表《误尽苍生——也谈语文教育》以来,从教材、教法到教学检测,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情况虽有改观,但整体情况仍然不是尽如人意。语文教学被严重地扭曲和异化:语文教师不读或者没有时间读教学指导用书之外的书,语文教师不会写下水文章,语文教师缺乏独立的文本解读能力,不能通过“素读”备课,语文课堂听不到琅琅书声,语文课不练表达,语文课不积累背诵,语文课离开了PPT不能教学,语文教师成了课件操盘手。总之,语文课反而不学习语文,语文教学陷入了高耗低效的怪圈。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才荟萃,大师云集,作为在我国师范类院校跻身前三的高等学府,实在是应该而且必须有一个专门的语文教育研究机构,来研究语文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研究语文教育的课程、教材、教法、学法,研究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育的若干问题了!
至于课程,国家有明确的规定,我不做赘述。我只想就语文教材、教法和学法谈谈我的一孔之见。先说语文教材,我觉得我们的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目标应该是立德树人,选文要坚持四点原则,一是核心价值观,二是法治理念,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是创新能力。2014年9月9日,我国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到北师大看望师生时,提出很不赞成语文教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他说:“‘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非常赞同习主席“要把经典诗词嵌在学生脑子里”的观点。从2015年9月起,由她负责主编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任翔女士认为,要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让孩子感受音韵的美,“古诗词的韵律对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节奏感都非常有益”。此外,以后高考也会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所以从小就要打好古诗文的基础”。作为一线教师,这些主张我是非常赞成的。
至于教法和学法,我满怀敬意地推荐一位语文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者——著名语文教育改革家洪镇涛先生的“语文本体教学改革”(“语文本体教学”后更名为“语感教学”)。“语感教学”,是以语言为本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以语感训练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语文教学新体系。它继承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这项改革实验在中国教育学会的直接关怀和全国中语会的指导下,现在已经进行了21年,在全国范围内,从“九五”“十五”“十一五”到“十二五”,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成功的实验。先后有1000多所学校、数十万教师和学生参与该项试验。一个课题能做21年,我不能说在全国是绝后的,但至少是空前的。这是因为语感教学是基础的、实用的、有效的。开明出版社社长焦向英先生说:“洪镇涛老师的语感教学是把我国的传统语文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的产物,今后50年、100年仍会有生命力。”
我认为,洪镇涛先生对我国语文教育起码有这样四大贡献:
第一大贡献是创立了“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语文教育思想。“变‘讲堂’为‘学堂’”,实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解决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实行语文教学本体改革,解决了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前者带有各学科的共性,后者体现语文学科的个性,两者有机结合,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大贡献是创构了以“学习语言”为核心的,以语言为本体、以人的发展为本体的语文本体教学(语感教学)新体系。上个世纪,叶圣陶先生、夏丐尊先生、吕淑相先生等老一辈教育家,针对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语感”“语感训练”的主张,可惜这些主张远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语文教学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将“语感”“语感训练”引入语文教学,改造语文教学,并重构语文教学体系的是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他提出了“学习语言”论,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了语感教学理论体系和语感教学操作体系,率领全国语感教学实验队伍(数十万师生)走出了语文教学的困境。
语感教学从诞生之日始,即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迅猛发展,很短时间内,席卷了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部分学校,堪称语文教育教学史上的奇观。
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说:“洪老师的语文本体论,把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定位在学习语言,不仅切中当前语文教学时弊,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搞清了以前人们相当混乱、模糊的认识,而且比起某些不可琢磨的宏论来,它又是那样的朴实和平易,又便于操作;我觉得洪氏体系(洪老师语文本体改革教学体系的简称)实现了民族性、科学性、现代性的结合。”钱梦龙先生认为,语感教学“继承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它是“民族的,现代的,科学的”,“是汉语文教学的曙光”。
钱梦龙先生深情地说:“我知道,中国没有教育家,至少没有像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这样脚踏在地上的教育家。不过,我们也有一些虽然没有达到两位大师的高度,却与这些教育家接近的老师。我觉得洪老师足以当之。我不是说,洪老师的成就已经达到这两位大师的水平,我是说他的研究的路数、他研究问题的路数是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之上的,在这一点上和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大贡献是创编了以语文教学本体论为指导思想的开明版系列中、小学教材和教师指导用书(100余册),以及主编了《洪镇涛语感培养教程》《在语言的天空里飞翔》《洪镇涛和青年教师谈语感教学》《开拓与坚守——语感教学二十年》等著作,为广大实验教师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范本。
第四大贡献是创建并形成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个流派——语感教学流派。
在2008年全国1600余名语感教学志愿者参加的“传承与创新:语感教学演示报告会”上,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先生做会议主题报告;数十封来电、贺信赞扬盛举。程翔先生在贺信中说:“在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关键时刻,语感教学越发凸显其重要意义。课改要想取得根本性的转变并获得彻底胜利,必须走语感教学的道路,这是不容置疑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我期待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真正地引领广大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聚集更多的志同道合者,研究、丰富和发展语感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建构一个民族的、现代的、科学的语文教学新体系而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