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教育学会《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专题组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感流派 > 语感理论 >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文言文高效课堂语感教学诵读法探究 付华凤 陈正时

来源:语感教学课题研究中心上传时间:2023-08-28浏览次数:

 文言文高效课堂语感教学诵读法探究

                        武汉市第四中学 付华凤  陈正时 13871057452

 

文言文以简约凝练、典雅优美的语言承载着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精华。它们韵律优美、文采斐然、琅琅上口、意蕴丰厚,是宝贵的文化、文学遗产。但中学文言文教学却常常令学生倍感单调、厌烦和畏惧。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言文教学过于偏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课文词句的翻译,把蕴含着优秀文化的名篇佳作给切割得支离破碎。学生难以读出文言之美,也就难以激发其对文言文的兴趣与热爱。文言文教学不能忽视翻译和字词的积累,但倘若仅囿于此,就有些“浪费资源”了。如何改变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局面,还教学以活力呢?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即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加强文言文语感教学,是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突破口。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呢?应该说方法是多样的。在这些方法中,有一点应该作为重中之重,那就是加强诵读。

我国传统教学十分重视诵读,留下了许多经典格言,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充分说明了诵读在古诗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著名语文教育家洪镇涛先生说:“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张田若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江汉大学教授韦志成先生甚至说,语文课如果没有琅琅书声,这堂课也就白上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是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语感也就慢慢习得了。

一、初读课文,触发语感

宋代朱熹曾指出,凡读书需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在文言文教学中,初读课文,应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第一任务,要求“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应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感知语言材料,尤其是初读,教师不宜急于用自己范读或配乐听读等形式,干扰、剥夺学生自主感知文本的权利。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自悟自得的目的。特别是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句子,如倒装句、省略句和有词语活用的句子,更应有意识的先放手让学生尝试自读感知,初建文言语感。

二、反复诵读,习得语感

初读后,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应该具体扎实,包括把握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体味文章的感情变化,以及句读、节奏、语气、语速、重音等等。在整堂课中,反复诵读应该是主旋律。可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如默读、朗读、齐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还可以评促读,如生读生评、生读师评、师读生评、边评边读,读后再评。如此方能使学生眼、耳、口、脑并用,调动多种感官,最大程度的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以促进语感的形成。

文言文传统教学的基本流程大致如下:一是字字落实,将文中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全部解释;二是句句疏通,将字词连缀成准确通顺的现代文句;三是翻译全文,按“信、达、雅”的标准,译成一篇准确流畅又不失优美的现代文。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岂不知,此时在学生头脑中映现的,已不再是古文,而是完完全全的一篇现代文。也许这就是学生文言语感之所以难以提高、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的根本原因吧。

其实,从我国历代童蒙教育的经验来看,文章意义大可不必先讲,先读个滚瓜烂熟再说。让学生在晨读及课堂上反复诵读文言文,一直读到抑扬顿挫、流畅自如,直至熟读成诵。学生沉浸其中,整体感受文言文的情味理趣,通过熟读、背诵,整篇文章记熟了,其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自然就理解了,记住了。古人写文章的语气、语调、词句、方法也就品出来了。

在文言文发展的数千年历史中,涌现了丰富多彩的优美篇章。诵读,不仅可以领略语言美、韵律美,还能感受文章的人物美、情感美、思想美。当学生神情肃穆地朗声诵读《〈孟子〉二章》“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时候,那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不就在心中激荡吗?当学生诵读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师说》)时,虚心向学的教导不就在心中扎根了吗?当学生诵读着“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时,历史的经验教训不就在心中领悟了吗?耳与目会,眼与心谋。诵读,可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审美感受。

三、范读指导,引领语感

梁实秋曾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范读:“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意思的一半了。”好文章文质兼美,琅琅上口。学生听范读,可直观地感受到文章的腔调、感情、气势,于教师抑扬顿挫的范读中,已能初步领会原文意思,从而激发了自己诵读欲望。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诵读技能,练就较强的诵读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诵读。要使学生读得兴味盎然,离不开教师的必要指导和示范。语文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诵读水平,对学生的诵读指导也要力求准确。于文言文而言,第一是正音。对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要明辨。第二是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正确处理文言诵读的停顿,是和正确理解句意文意紧密相关。要特别强调“句中停顿”。句中停顿有“语意停顿”和“语气停顿”两类。“语意停顿”自不待言,“语气停顿”中虚词读法则尤需注意。

一般来说,句首和句中虚词要读得舒缓。如《伶官传序》中“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这些句首虚词和“若夫”、“于是”、“至若”、“是以”等句首虚词一样,诵读时都要读得舒缓。句中语气助词“乎”“也”等也是如此。如《庖丁解牛》“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归去来兮辞》“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种树郭橐驼传》“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等,这些句中虚词都应读得舒缓。当然,诵读还必须读出语气,读出语势,读出情感。陈述、疑问、判断、祈使、感叹等不同语气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诵读时要传达出不同。总之,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

熟读背诵,积淀语感

清初文学家贺贻孙在《诗筏》里说: “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朗诵至数十百过,口颔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至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古人为学,无一例外要求学生诵读如流。这实在是由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所致。

汉语词汇丰富,组合灵活,要使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就必须让他们对语言文字作无数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牢固的系统。熟读和背诵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根基性的作用,是语感习得的必由之路。这种学习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被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所证明。近现代多位语言文学大家的成长经历也无不得益于此。通过熟练地背诵,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更受到了古圣先贤思想的熏陶、道德的感悟、智慧的启迪、情感的滋养和审美的提升。有人认为,熟读背诵是一种僵化的学习方法,那是因为他们看不到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对人所起到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往往能陪伴人的一生。美学大师朱光潜曾说:“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其实,我们往往也有类似的经验。那些背诵过的文言文,理解自然也不会差,有些当时不理解,但记在脑中,印在心里,以后慢慢也就会理解了。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多种形式的诵读应该始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也一定是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