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扎根经典文本培养学生语感》实施方案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子课题
“扎根经典文本,培养学生语感”
实 施 方 案
洛阳市第四十八中学《扎根经典文本培养学生语感》课题组
(执笔:魏振廷)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语文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甚至一度走上技术化的道路,机械训练、烦琐分析等等,让语文教学迷失了方向。
洪镇涛老师是语感教学的实践大师,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提出了著名的“变讲堂为学堂”理念,他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而不是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即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依然是引领学生在经典文本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老师科学指导下对语言进行的科学训练,其训练结果可以通过“写”的教学环节得以落实和检测。
注重学生学习积累书面词语及文本语言,书面词语的学习与积累依然应当是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这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书面词语的学习与积累依然应当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学习与积累书面词语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的必要途径。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与孩子们扎进经典文本之中,寻觅经典文本中浩如烟海的美妙的书面词语,一起感受语言文字的含蓄凝练,品味书面用语表情达意的技巧,从书面用语的美妙中体会作者情感的曲折跌宕。
那么如何实施语感教学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呢?围绕这一问题,针对我校教学实际和学生状况,我们提出了“扎根经典文本培养学生语感”这一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意义: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因此语文课程应通过培养学生语感,丰富其语言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语感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坚持不懈进行语感教学,注重雕琢学生的语感,这将大大地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本课题重点放在实践研究上,立足于课堂教学,引领学生阅读经典著作,进行语感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是我们的着力处。我们的实验研究人员分布在初三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岗位上,边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边进行教学研究,将以扎实的课堂教学、深入的教后反思、科学的教学案例,构建起我校特色的语文教学风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长足提高,构建实用、高效、便于操作的语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课题研究过程,提高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把握语感教学的基本原则、规律和不同文体语感教学的策略。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系统地阅读研究语感教学流派的有关书籍,从理论层面把握其精髓。
2、课例研究法: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经典文本,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强化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强化语感分析,让学生在语感实施中就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及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分析判断,重点分析语言的使用,特别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并通过研究不同课例,探讨语感训练的方式、方法及基本规律。
四、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7年9月—2007年12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根据语感教学研究实验的现状,初步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
组织全体研究人员学习了语感教学的相关理论。
组织观看洪镇涛先生《荷花淀》等篇目的授课录像。
组织老师们赴山东杜郎口中学、洛阳市第四十二中学等学校听课学习。
学习课题材料,寻求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并初步确定成员研究侧重点。
讨论课题研究步骤,提出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撰写课题研究方案,正式开题。
(二)实施阶段:(2008年1月—2010年12月)
学生经典作品阅读情况摸底,下发调查问卷,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我看经典著作”为核心内容的调研,了解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成立课题实验班,以年级组为单位,根据申报的课题开展实验活动,实施语感教学与学生经典阅读能力发展研究。
各备课组结合学校日常教学进行至少一次教学研究或及时教研,定期进行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选,每月两次全体语文教师教研活动。
经典著作深度阅读,举办文学作品阅读写作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在语感学习中的语言积累意识,将日常语感教学与阅读写作能力提高有机结合。搜集学生日常优秀习作,并定期提供话题,强化学生写作,以提高其写作能力。
组织青年教师语感教学阅读教学观摩课活动。定期聘请专家和资深教师与学生互动,并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多写、乐写、写出个性、写出风采。开展学生诗歌、散文、写作竞赛,对优秀作品进行评奖,并推荐至公开媒体刊物发表,进一步充实课题成果。
依据学生日常写作、应试写作及竞赛写作成绩,课题组成员就上学期语感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研究进行中期总结,反思学生阅读试题以及作文成绩汇总,并将其探索、思考的结果撰写成文,进行交流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课题组老师集中学习。邀请相关领导专家来我校座谈,对课题组前期的探索实验进行评估指正,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完善课题实验实施方案。
举办阅读与写作经验交流会,及专家专题讲座。就语感学习中学生写作经验交流,进一步指导学生阅读积累与写作能力的提高,以从更高层面上提升其阅读与写作能力。
(三)总结阶段:(2011年1月—2011年6月)
整理汇编《洛阳市48中学校本教材学生优秀作文集》。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语感教学实际,推荐10—12篇优秀学生作品,汇编成册,供学生作文范例。
课题组成员完善调研论文,就后阶段实验调研的情况,进一步思索语感教学与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发展的结合点,以撰写论文的形式充实课题资源。
相关图片及资料汇编,做好课题结题准备工作。
完成课题总结报告,迎接领导专家验收课题。
五、参加实验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魏振廷 语文教研组长 中学一级教师 市骨干教师
参与人员:魏振廷、王少良、刘富珍、贺晓红、王鸠鸽、林丽、宋晓晓、王 千、段旭艳、冯小换
课题组指导顾问:
段华松 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教育学硕士 市教研室中心组成员
康爱春 市教研员 高级教师 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省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 市级名师。
姓 名 | 年龄 | 职称 | 分工 |
段华松 | 43岁 | 中学高级 | 课题组指导顾问 |
康爱春 | 48岁 | 中学高级 | 课题组指导顾问 |
魏振廷 | 42岁 | 中学一级 | 全面负责及申请立项、策略研究、实施方案制定、撰写开题报告等开展专题实验 |
王少良 | 54岁 | 中学高级 | 案例采集及教师成果结集开展专题实验 |
刘富珍 | 53岁 | 中学高级 | 案例采集及教师成果结集开展专题实验 |
贺晓红 | 42岁 | 中学一级 | 案例采集及教师成果结集开展专题实验 |
王鸠鸽 | 27岁 | 中学二级 | 案例采集及学生成果结集开展专题实验 |
林 丽 | 25岁 | 中学二级 | 案例采集及教师成果结集开展专题实验 |
宋晓晓 | 25岁 | 中学二级 | 案例采集及教师成果结集开展专题实验 |
段旭艳 | 25岁 | 中学二级 | 案例采集及教师成果结集开展专题实验 |
王 千 | 24岁 | 案例采集及教师成果结集开展专题实验 | |
冯小换 | 24岁 | 案例采集及教师成果结集开展专题实验 |
六、实施条件:
1、学校教育科研基础好:我校已顺利完成河南省中小学教研室课题《初中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实施与管理研究》、《语文学困生的差异及有效教育教学研究》,并获省一二等奖。
2、学校的社会声誉好:教学成绩斐然,近年中考综合考均获得全市前列,学校获得洛阳市文明学校等省市级综合性荣誉称号15项。
3、语文学科是我校的优秀学科,语文教师整体素质较高,年龄梯队合理。教研氛围浓厚。其中中高级职称老师四名,省市级骨干教师三名,全部大学本科学历。近年来语文组获得省市级优质课、论文发表获奖、学生作文获奖或发表近年来达30余人次。
七、保障措施
1、学校加强对课题实验的管理与指导,机构精干,人员落实,职责明确,合作共事。
2、学校加大宣传,广泛动员,全校教师各个部门大力支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题研究和实验的氛围。
3、根据“整体性、阶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学校教导处从实验方案、实验准备、实验启动,形成常规、观念转变、教学活动,操作策略、学习效果、成果总结等方面对实验各项工作进行评价,为实验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必要的经费保障。学校划拨一定的办公科研费用。
八、预期成果
通过引导学生对经典阅读的深入阅读,进行有成效的语感训练,着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训练提高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语感教学能力,从而促进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
成果形式:教师论文;教学设计;学生优秀作文汇编
《扎根经典文本培养学生语感》课题组执笔:魏振廷
2007年6月